红 | 茶 | 馆
专 注·极 致·价 值
【灯王的逆袭】
“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共有30多家中大型的光源企业,隶属于国家轻工部管理,如:上海灯泡厂、沈阳灯泡厂、广州灯泡厂、亚明灯泡厂、重庆灯泡厂等等。这些工厂的年产值大概数千万元,像广州灯泡厂,大约3000多名员工,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那时,佛山照明在这30多家企业中排在末几位,年产值才300多万元,算是规模比较小的了……”隔着悠长的时光,电光源产业的老前辈、曾就职于国家轻工部及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等机构的梁真依然如数家珍般地说道。
沧海桑田。40年过去了,中国的照明产业突飞猛进,而当年领跑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却绝大多数衰落、消失了。不过,佛山照明却一路披荆斩棘,在风雨的吹打中不断扩张、蜕变,成就“一代灯王”的神话。有时,在走访佛山照明或与业内人士谈及它时,心里总有许多疑问在缠绕:
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国有大厂在政策支持、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具备更优势的资源,为什么最后是佛山照明脱颖而出、其它企业则在尘光辗转中掩埋殆尽?
从1958-2018年,一个甲子的轮回,许多企业乍起乍落,像流星般倏忽明灭,可佛山照明却历久弥坚,是什么内在强大的基因支撑着它走过巨大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与技术革新的艰险征途?
这些问题来自于有些遥远的过往,又明晰地指向未来,要做一个全面透彻的解析,恐怕非三言两语能道尽。在这里,仅截取改革开放前期10多年佛山照明的一些举措,做一个管中窥豹式的阶段性小结。
【锐意变革,勇于突破和创新】
在前文中曾谈到,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照明产业仍处在铁壁般的计划经济中。那时,从原材料、机器设备,到生产、定价、销售等都由国家管控。然而,随着经济的日渐恢复和老百姓购买能力的复苏,照明行业内的物资(包括生产资料和照明产品)全面短缺,计划体制与企业内在发展冲动的矛盾就开始出现了。比如:经销指标已经用完了,企业生产的多余产品只能堆在仓库里或者需要停产,但外面要货的需求却不能满足。1981年,当许多国有大厂还“循规蹈矩”地不敢越雷池半步时,佛山灯泡厂和哈尔滨灯泡厂却大胆地开启了自销之路,咬破了原本坚硬、低效的计划流通体系蛋壳,实现了效益的快速增长。
又比如在用人方面,佛山照明是第一家使用农民工的照明企业。那时,国有企业由政府代为招工,工人的身份亦可以世袭。当一名工人退休时,他可以指定一个子女继续来工厂工作。在这种用工制度下,常常出现职工不服从纪律、工作态度散漫等现象。佛山照明率先向相关政府部门的人事安排 say no,大量招收外地的农民工。
“从农民进到工厂当工人,那时还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身份转变。相比本地职工,他们工作更加勤奋、肯吃苦。而统一安排在工厂食宿,也更便于管理。做得好的农民工,公司不但给予丰厚的奖金,还会给到他们精神荣誉。这样,佛山照明得到了大量低廉的劳动力,效益也大大提升了,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梁真说道。
不甘于现状,敢为人先。在整个80年代,思想解放下的佛山照明可以说一直扮演着照明行业改革开放先行者的角色,整个企业也迸发出强大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它变革用人制度,让企业充满活力;它率先引进各种机器设备和技术,并开始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治理企业;它积极开拓销售渠道,也从不抗拒新鲜事物,敢于承担风险去尝试……凡此种种,如今道来只是寻常,在当时却需要极大的气魄与忍耐力——创新,从来不是嘴巴上说说那么简单。
【大力引进设备及技术,重视产品质量和管理】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照明产业整体上技术比较落后,许多灯泡厂也开始学习西方技术,引进国外机器设备。如:1985年,上海亚明灯泡厂引进国内第一条高压钠灯生产线;1986年,上海灯泡厂从日本引进钨丝生产设备86台(套)等。
在这方面,佛山照明亦是走在行业前列。据1983年第6期的《南方经济》报道,佛山照明对陈旧设备进行有计划地分批淘汰,同时购进国内先进水平的普泡装配联动线1条、高速绕丝机19台、绷丝机2台、16头封口机2台、罗茨风机2台等,这使得当时的工效就提高了2倍,产值增加200多万元,利润增长100多万元。据悉,在八九十年代,佛山照明陆续引进了卤素灯类、高压钠灯、T8、T5等各类自动化生产线。
佛山照明引进的机器设备不仅种类多,力度也特别大。据悉,当年在引进T8生产线时,梁真曾大胆地向钟信才建议,“估计起码得引进10-20条生产线,才能够获取规模化的低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在当时,公司内部亦有人对这样大手笔的引进计划表示担忧,万一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没想到佛山照明最后一下子引进了40条生产线,而且不用国家一分钱,这在当时是要极大的魄力的……”
量大面广的机器设备引进,使得佛山照明的产量大增,产品质量亦属上乘——在一个消费日渐苏醒的国家,生产能力和设备的先进性往往是最强大的竞争力。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当时引进先进机器设备的厂家很多,但引进并不是万能的。比如:沈阳的华光灯泡厂曾投资2127万元,引进日光灯自动生产线,预计投产后将年产日光灯管500万只。而事实上,这个项目调试完成后,起初一年多的时间只生产了130万只灯管,仅达预测量的30%,企业非但没有提高效益,反倒亏损了300万元①。80年代末,广东云浮的船用自电仪器厂曾用租赁的方式,引进第一条全自动的电子节能灯生产线,但最终也以失败破产告终。
究其原因,国有企业长期缺乏质量、效率和大生产的各种严格的要求,缺乏专业协作的组织管理。而相形之下,佛山照明的领导团队在引进成套机器设备的同时,更意识到技术性引进和管理理念引进的重要性。这在钟信才那篇《访日归来漫谈管理》等文章中得到充分体现。
“引进工作,并不是简单地花钱买几套机器,关键在于消化、吸收。企业的管理手段、员工的专业素质等,都会影响引进的成效。在这点上,佛山照明做得非常出色。”原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会长全健说道。
80年代以前,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非常有限。据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仅为206亿美元。随着国家贸易体制改革的推进,对外贸易口岸增加,贸易经营权下放,许多企业也开启了外贸之路。
佛山照明是最早洞悉到“国际化”趋势的企业之一,并在80年代中期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1986年,经国家轻工业部批准,佛山照明成为机电产品扩大外贸自主权企业之一;1987年,再次获批成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产业。1988年,佛山照明与香港佑昌灯光器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禅昌灯光器材有限公司。这一合资项目的合同期为10年,注册资本180万美元,佛山照明占股37.8%。这一合资项目不仅有利于佛山照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也极大地助力了外销业务的拓展,增强了其在海外客户中的知名度。
据悉,到1992年,出口业务占到佛山照明约90%的份额,产品远销美、法、德、西、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3500万美元。可以说,改革开放前期,佛山照明多年来的业务快速增长,外贸出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才战略】
佛山照明对人才是极为重视的。
周卫忠,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留校执教,后调入学校的电光源研究所。在这里,周卫忠一直从事光源化学教学、研究和应用工作,著有《光源化学》等著作,并参与《电子工业生产技术手册》等的编撰。
1990年,这位造诣深厚的电光源专家做了一件在当时人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他放弃了大学教授的优越身份,离开繁华的大上海,加盟佛山照明。他将高校的科研技术带到了企业,带领佛山照明的研发人员进行产品研发。不仅如此,周卫忠还为佛山照明引进了不少专业人才。
“那时,复旦大学电光源系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几十人,1/3出国,1/3读研,还有1/3被大公司挖走。周卫忠来到佛山照明后,也引进了许多复旦大学的学生,现任广明源董事长洪燕南复旦毕业后就曾在佛山照明工作……”一位业内人士说道。
1994年,佛山照明设立了广东省电光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该中心设立了国内外先进的测试仪器,成为公司研发、生产的先导部门。这其中,亦离不开周卫忠的付出和努力。
刘醒明,佛山照明总经理。据悉,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也曾是广东省的高考状元。1983年,刘醒明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佛山照明,曾任技术员、车间主任及生产科长等职,至今已在佛山照明工作35载春秋。
滴水可以藏海。通过周卫忠、刘醒明的经历,不难发现佛山照明对人才的重视以及自成一套的人才体系,而这也是其长久发展的动力所在。
1992年10月,佛山照明改组,成为佛山市第一家股份制试点企业。1993年11月,佛山照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深交所第一批上市企业。此时,佛山照明主营业务年收入达4.23亿元,实现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70.3%、78.8%;同时,建成70条普泡生产线,当年度共生产灯泡1.27亿只,已初显“灯王”之气势。
画外音: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写道:“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佛山照明一路来的发展,便是对这一经典论述的最好注脚。
而“灯王”崛起的背后,是光源行业整合的开始,光源生产逐渐集中。原来许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普泡厂因经营不善或跟不上形势而渐渐没落、倒闭——大象的成长,往往奠基在众多小企业的累累白骨之上,而这也正是丛林法则的血腥残酷所在。
资料来源:
①、《审计监督要促进企业搞好》(《理论界》杂志1987年第4期,作者:王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