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 茶 | 馆

专 注·极 致·价 值


【1982年:海州星火】


古镇镇,由曹步、古镇、海洲三个自然村组成,地处中山、江门、佛山三市相邻的西江交汇处。自宋代开始,这里有人定居,明末清初形成了桑基鱼塘的种植业态,亦有着较为灵活而自由的商业传统。

1982年10月,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海洲的袁达光、袁玉满等人制作出了1000盏壁灯。这些壁灯是仿照着从香港买回来的两件样品做成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可谓简单粗陋:中间一个灯头,灯泡前装饰着两个玻璃片——稍后又在玻璃片上刻些花纹图案。不过,在当时这却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时尚。

这成为古镇灯饰产业最初的源头。从此,古镇开始了从农桑生产模式向现代工业模式的蜕变。

第二年,袁达光、袁玉满等五人,每人各出资一万,合股建厂。他们在古镇通往江门的那条西江边的一个码头边搭了一间茅棚,约100来平方米,也没有厂名,先尝试着干起来再说。最初,他们兵分五路在广东区域跑市场:近的用单车驮着,早出晚归;远的则多带几箱,随车托运;货多数卖给百货商店。这样的销售方式,虽然稳定但量比较小。不过,具有商业头脑的他们很快发现市场的需求其实很大,但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商家不知道哪里生产灯饰,厂家也不知道哪里需要买灯。于是,他们召集了10多名推销员,经过集中培训,便撒向全国跑市场。在15%销售提成的激励下,推销员们的工作热情高涨,产品销路也一下子打开了。

开局不错。不到半年,他们租下了海洲食品站约600平米的一排水泥房子,将工厂搬到了这里。这次,他们套用香港灯饰业惯用的说法,将工厂取名“裕华灯饰电器厂”,尽管他们并不明白灯具和灯饰到底有啥区别。

在那个产品稀缺的年代,袁达光等人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看到卖灯赚钱,周边的村民也快速跟进。不到两年时间,整个海洲就成了灯的海洋,到处都是灯饰厂、灯饰店、做灯人……特别是到了傍晚,整个迎丰街灯火通明,华光璀璨。到1984年,古镇其它村也掀起了全民创办灯饰厂的热潮。此时,日后有着“灯饰教父”之誉的区炳文还在经营花木场,并据此跻身古镇第一批“万元户”行列。不过,很快他就将转身投入灯饰这个充满光明和艺术美感的行业。

在许多老灯人的记忆中,八九十年代的古镇镇,交通及配套设施极不方便。1991年,经常来广州采购家电的刘同光第一次从朋友那里听说中山有个做灯的地方叫古镇。“那时,从广州到古镇,差不多要花一天时间,坐大巴,还要坐船。到了海洲,见到一条街上有20-30多家灯饰店,店面都很小,10㎡左右。海洲当时没有旅馆、酒店,住宿的话得坐8路公交车去到古镇——今天古镇到海洲,开车不过几分钟的车程,但当年却是两个小时不得往返。在古镇有一个供销招待所,一间房放6张床,被子潮湿,圆顶的蚊帐也特别小,身材高大点的,得缩着身子睡,盖得了头,盖不了脚;盖得了脚,盖不了头……”

在这样忆苦思甜般的讲述中,我们瞥见了古镇灯饰产业初期从零起步、筚路蓝缕的模样。渴望致富的古镇人将无限的激情和才智投入到灯饰行业,他们未曾料想,改革开放30多年后,这里将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灯都”,占据全国70%以上的灯饰份额。

在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海洲一直在古镇镇及周边灯饰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数据显示,到1996年,海洲灯饰企业已超过1000家。不过,三年后临近的古镇村举办了第一届灯博会,利用展会迅速地扩大了在灯饰行业的名度和影响力,古镇渐成新的灯饰中心,一直到今天。这些精彩的故事,我们将在后文继续分享。

参考资料:

①《中国灯都——一个惊艳世界的China故事》,作者:郑万里、陈恒才,《中国作家》2015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