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手记:
德国工业技术和设计的百年发展历史,不仅对中国照明行业,对整个世界的设计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建立了一个非常完善的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创立了最早的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些构建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体系,在之后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整个世界的设计体系都是按照这样的教育思路来走的,至今影响力依然很大。
云知光学堂特邀讲师、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张欣老师对于欧洲工业设计有着深入的研究,不仅熟读欧洲设计历史,还数次以访问学者、带团导师、红点奖获奖者等身份前往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工业设计大国交流学习。
张欣
她说,每个学习工业设计的人,对于德国设计都有着类似“朝拜”的心理。她认为德国的工业设计大多严谨、务实、功能主义为上,虽然德国产品外形看起来“百年不变”,但在基础研究上的较真精神却是国内照明行业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持续【借鉴】的。以下是她在《eLicht云知光:德国制造与设计》专刊上的专访(节选),欢迎收藏研读!
01
德国工业设计是非常严谨、精密的
同时它的造型很简单,并不像意大利那么浪漫
▮eLicht 云知光:您去过德国吗?去过几次?分别是因为什么事情去德国?
▮张欣:去过5次,第1次是研究生的时候作为交换学者,去了德国南部参观一些企业;第2次去是因为我们一个作品获得了德国红点奖;第3次是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到北欧国家交流,也去了德国,还参观了红点博物馆;第4次是参观2018 年的法兰克福展,当时是作为云知光德国游学团的带团老师。
最近一次是去年,我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者访问,期间也去德国参观了一些工厂,看了一些展览。
▮eLicht 云知光:您这几次去德国的身份都不太一样,每次看的东西和感受有什么不同?
▮张欣:可能我们学工业设计的都会有一个情结,因为德国设计在工业设计史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基本教学体系都是来源于德国包豪斯,所以最早几次前往德国,都带着类似于“朝拜”的心态,希望看到好的设计,了解德国的设计理念。
▲MT8镀铬钢管台灯 来源:网络
每次去德国还是能感受到挺多冲击的,比如在博物馆看到一些经典作品的实物,了解到它的设计过程,后续的演变发展,这跟在网络或者书本上看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当然,随着自己知识和阅历的增加,每次的收获也有所不同。
以前觉得我们很多时候是在跟随德国的脚步,这些年经过慢慢的对比发现,我们的设计水平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一直在进步,虽然与德国还有差距,但是已经感觉到在接近,而且在某些方面,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既能看到不足,也能从中看到优势。
▮eLicht 云知光:在您游历过的欧洲国家中,比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他们的工业设计和制造各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特点?
▮张欣:国人很多时候看国外的设计,是由“点”来看的,但是实际上一个产品、一个品牌甚至一个国家的设计风格等等,是离不开它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的,所以不能从单个点去看。
如果要对比德国、意大利、法国或者西班牙,也应该从他们的历史脉络来看,譬如德国,它虽然不是工业设计的起源诞生地,但是它是最快速发展起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国家。
在最初的时候,德国设计里就出现一些像新艺术运动,青年风格派等等的改革运动,这其实就是因为最早的艺术都是以手工业的方式来体现的,当出现机械化大生产之后,机械化的产品与其相较起来就显得非常简陋,又很不好用,由此就带来了一种冲击,德国设计就开始追求手工艺和工业时代的结合。
尤其是新艺术运动,在最初就肯定了机械化生产是正确的道路,追求艺术和技术的统一,即产品造型要跟日常的功能匹配,不是只单纯地在工业化产品上面加上装饰,而是让它们更好地融合;包括在20 世纪20~30 年代,即使包豪斯受到了纳粹政府的强行关闭,但是在短暂的办校期间内,它一直都在探索形式与功能结合的设计理念,然后通过大量的设计和一些知名设计师的作品,构建了一个它所倡导的全新的工业设计体系。
▲包豪斯大楼 来源:unsplash
二战之后,德国又建立了沃尔姆设计学院,再到1969 年的青蛙设计公司等等,这是德国工业设计发展的大致历程。
我们现在经常说德国工业设计是非常严谨、非常精密的,同时也会说它的造型很简单,并不像意大利那么浪漫,比如ERCO 会出现一些很有新意的设计,这其实都是从德国古典的哲学思想、整个国家的人文文化,以及它的整个设计发展历程而来的。所以我觉得不能断裂地去看待德国设计的某个片段。
02
德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现代工业设计体系
及最早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
▮eLicht 云知光:您对德国的印象如何?能分别从工业技术、设计应用、人文、环境等等方面谈一谈吗?
▮张欣:德国人给人的感觉通常都是非常刻板的,我记得曾经有一次听高晓松的论坛,他就吐槽过他妹妹的德国老公在开车时是怎样严格遵循交通规则。我在德国看到过一个博物馆,它在二战时被摧毁了,后面重建了,也如实展示了在二战中形成的那些弹孔,以及绘画的受损痕迹。
德国人将每一个碎片都进行了非常整齐的排列和记录。所以德国人给人的印象其实一直都是这样的,就像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人文和民族特性,我觉得这个是在他们骨子里的东西,所以必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审美和设计等等方面。
另外,德国信奉功能主义,也会使他们变得彻底地务实,同时它又是一个在技术或者说在精密制造方面非常厉害的国家,所以这也会体现在它的各种生产设计上面。而从现在来看,德国的设计也会关注社会技术、经济、文化、自然、人机工程学,以及消费心理学等众多因素,它也已经变成了一个相对交叉的学科,在逐步传承发展。
▲来源:unsplash
而且,各个国家之间的设计也会相互影响,比如我们说的 “less is more”,最初其实是由德国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提出来的,但是现在我们却说“少即是多”是日本设计极致的体现,包括现在的北欧风格,其实也受到了德国设计的影响,只是它们将功能主义进行了因地制宜的改造。
因为北欧地处的环境,使得它的木材相对更加发达,而由于冬季北欧的日照时间会非常短,北欧人需要长时间待在室内,所以他们非常注重室内家具、日用品的舒适性,于是提出了人文功能主义,其实也是受到了德国设计的影响。
所以,其实德国的工业技术和设计,在很多方面都对整个世界的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建立了一个非常完善的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创立了最早的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些构建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体系,在之后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整个世界的设计体系都是按照这样的教育思路来走的,到现在它的影响力也依然很大。
▮eLicht 云知光:据一些资料显示,德国其实也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曾经“德国制造”也被等同于粗制滥造?
▮张欣:据我了解应该没有。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也被称为水晶宫博览会,展出了很多机器生产的新产品。那个时候并没有精密的产品,因为当时批量化生产的东西相对廉价,是给底层的消费者用的,他们追求的主要是实用性,还没有产生好用和美观的需求。而贵族和上层消费者使用的都是手工制品。这就形成所有的机器生产产品都很粗糙,给人粗制滥造的印象。
▲机械制造 来源:pixabay
但其实每个国家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像日本最初也是帮别人生产产品,产品质量也非常差,也是经历过创新改革才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它推出的Good Design 设计奖,就是为了认证日本好的设计,并鼓励大家向这个方向发展。中国也一样,也经历过在国际上被大家认为是粗制滥造的过程,但是中国现在注重创新,追求产品的品质,中国制造被认为性价比很高。
03
中国制造若想不模仿别人
就必须进行基础材料的深入研究
▮eLicht 云知光:您怎么评价德国设计和制造对中国照明行业的影响?
▮张欣:德国精密的制造业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在一战、二战中,德国之所以能够以一国之力抗衡很多国家,其实也和它发达的军工发展是分不开的。像ERCO,它其实是由一个军工企业转型的。还有照明行业里面的BEGA、HESS 等,都是德国做得相对极致的企业,他们追求的控光技术以及精益求精的工艺也是被我们所景仰和称道的。
中国很多企业能够快速地掌握最新的技术,并将它更好地进行应用。但最大的问题,是在创新上的局限,因为我们在制造产品的时候,是需要依据基础研究的,譬如不同的部件、零件、光学或者基础材料等等,要实现瓶颈或者行业的突破,不是新设计了一个外观或结构就可以达到的。在基础研究方面,德国是做得比较好,并走在前列的。
▲创新+实践 来源:pixabay
德国生产制造的精密机床设备,使得其国内大多数企业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这方面对我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现在国内很多大的照明企业也开始逐步引进这种自动化生产,因为它能够很好地提升产品的质量,而且在检测等生产环节也能够进行更精确的把控。这些方面对国内的生产来说,是一个标杆,我们可以以它为目标,并向它靠拢。
在工艺上面,之前有一个企业试着仿造了ERCO 的一款灯,所有的部件都照着做得一模一样了,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不一样的。其实是因为除了光学之外,基础的材料本身也做不到完全一样的。
我们知道一些合金,譬如说铝合金甚至纯铝,它里面有时候会加一些其他的金属材料,而金属材料的配比、种类都是非常严格的,在这些环节上面我们并不能通过仿造就做到像德国的照明工业一样。而他们在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工艺及材料,甚至极尽苛责地去追求极致,所以我们现在的产品其实很难达到他们的水平。
▮eLicht 云知光:国内照明行业发展到现阶段,您认为德国照明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张欣:我觉得国内照明行业如果想再向前发展的话,得做基础研究。如果你想不模仿别人,那你就必须进行基础材料的深入研究,像材料学、热学,以及智能控制等技术性的研究。
5年前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就提过未来的变焦透镜将是液体透镜,最近几年就有很多朋友发给我一些大品牌生产的液体变焦透镜,如果我们不在基础研究方面赶上来,产品将很难超越他们。
其次,我们对待创新应该保持尊重和支持态度。国内现在的创新环境不好,经济不景气,让很多人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人愿意去做创新。而一旦有人做出创新设计,大家就去抄,这种环境也难免被人诟病。
有些国家说我们是“小偷”,有时候的确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一直都不能自主创新,什么超越都是无从谈起。
▮eLicht 云知光:您觉得照明行业能担起这种基础研究吗?
▮张欣:是的,因为现在已经不存在单一学科了,从事照明行业难道就只是把灯做出来吗?为什么欧普要招揽那么多博士、博士后?它不是只做吸顶灯就好了,因为未来一定会属于有技术储备的企业,企业想走得更远,这一步是必须要走的。
我们看到ERCO 的光学做得很好,这也是它做了各方面技术研究的成果。比如它生产的光学薄膜,可以改变灯的光束角;通过研究运用特殊材料,它可以将投光灯做得很薄……企业没有这些技术储备,产品就很难做好。所以以后大企业或者说在研发上面投入更多的企业,会做得越来越好,不重视研发的企业则会慢慢被淘汰。
▲来源:pixabay
以前行业的起点很低,有些企业到这家拿个透镜,到那家拿个灯壳组装一下就可以赚钱,但到了现阶段,有的人说市场不好做了,其实是企业产品没有竞争力。现在LED 已经处于成熟期,技术壁垒已经全部消失,各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稳定期,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效能。这个时候企业想和同行竞争,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攻克新的技术难关;其次是在工业设计上,设计出更好的产品,提升品牌价值。
— END —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