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比较特别的改造项目——西河粮油博物馆。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体现了一种乡村建设的新模式:建设经费由政府及由村民组成的合作社共同筹集;项目建设大部分由留守村民(包括老人、妇女、智障村民)自己完成;完成后的建筑由村民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收入反馈给村民。接下来我们就跟着何葳老师在乡土论坛上的演讲,了解一下这个项目改造背后的故事吧!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黄汉民先生关于福建土楼的研究, 正好里面有提到一位日本建筑师说的话,“东方的聚落建筑,最核心的就是三个字——光、水、土”。
▲ 何葳老师在乡土论坛现场做了关于《光、水、土》的乡村实践案例分享
他其实点出了特别朴实,也特别真实的一个事实,人生活在乡村里就和这几件事有关。我们从 2012 年开始,很系统地做乡村研究,到后来 2013 年开始做一些乡村实践,我想把我们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
重新组织功能 复活原有空间
这个案例是一个乡村的公共空间,有点像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电影庙,虽不太一样,但同样表达了对乡村公共空间的一个情愫。
▲ 西河村的地理位置,红框标注出的是粮管所
这个案子在河南信阳,大别山里的一个叫西河的小村子。西河规模比较小,我们每次从北京过去要 5 个小时高铁,再加 2 个小时的汽车,大概要 7 个小时到村子里。村子北面其实是一些传统民居,南面是当年粮管所的房子,已经被废弃很久了。它的外观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建筑风格。这个现象在中国农村非常普遍的,大量原来的公共建筑被废弃闲置。
当我们进入粮管所房子的内部空间,就能被它的结构震惊了。这个木结构对于乡村来说没什么,因为这类上世纪 50、60 年代的房子非常多。但是对于建筑师来说,看到这样大的木作,就有很强的冲动。当时我们就说服政府,对这个重要的结构进行一个改造,整个场地大概 3700 多平米,建筑面积大概1500 多平米。
我自己的身份一部分是建筑师,作为本职工作,很重要的是把这个空间变活过来,让空间更好用。
我们先从产业入手 , 为村子做了一个规划。我们留了一个最大的房子给村民,我们做了一个村民活动中心。当时在思考这个空间到底是留给游客,还是给当地人时是有挣扎的,最终认为,最重要的应是要留一个净土给当地人。所以用其中最大的一个粮库,改建成了一个村民活动中心,希望这里能为这个村子和村子周边服务,满足村民的一些活动。
▲ 乡民在改建后的粮管所举办婚礼
项目完成以后,2014 年的 10 月份,就有乡民在这里举办婚礼,这让我非常兴奋。当他们对空间自己重新做了一些布置,虽然看起来很像乡村爱情故事, 但是给你的感觉是非常真实的,是没有造作的,这个空间是被使用的,这个让我很激动,也很感动。
▲改造后的粮管所
▲改造前的粮管所
我们当时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就是把原来较为封闭的空间打开,让阳光、空气进来,形成一个和古村之间更强的对话。可以看到前后的对比,原来的粮库,比较封闭,改造后我们把墙打开以后,从古村落看过来的样子,这个对于内院,我们是尽可能保存原来的立体信息,在乡村,城市人想来看的,不是要看城市的那些影像,是要看乡村真实的情况。
我在农村和当地人提,什么(景观)该保,什么(景观)不该保?你就去看,外地人来在这里自拍留影是在哪?背景是什么?这些就应该留下来,这是审美的错位。其实无所谓对错,但是对整个乡村经济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的当时就把院子内部所有信息都留下来了,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小的乡村博物馆。
这里说的博物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筑,重要的是拉动这里的产业,拉动这里农产品的销售。这个博物馆主要是为了卖油,这个村子周边有产茶油籽的资源, 但是原来他们只是把它卖给企业当做原材料,我们希望发展成他的旅游的伴手礼。
▲ 乡民用 300 年的老榨油机榨茶油,成为了博物馆最好的伴手礼,拉动了当地的茶油产业
博物馆重要的内容是要把茶油的工艺展示出来,当时我们建议农民收购了一个 300 年的木油榨,我们帮他做了一些产业规划和产品的设计。
▲ 何葳老师团队为粮管所做的平面设计
今天我们谈的是乡村的夜晚,我们当时在做这个设计的时候也特别重视晚上的情况。我是《照明设计》杂志的执行主编,虽然我没有亲自去做照明设计,但是我们一直觉得夜晚照明是吸引人、把人留下来的很重要的手段。
▲ 餐厅的夜晚,从格栅中透出柔和的光
我们需要讨论乡村的夜晚该是什么样子。这个项目,我们请了齐洪海老师,当下中国很重要的照明设计师,来与我们合作。我们希望用更宁静的方式,尽可能小的干预,和小的功率来完成这里的夜晚照明。
村子其实到了夜晚是非常黑的,我们也为这件事情专门研发了一款灯具,左图所示的像漏斗一样的灯具,他同时可以上下透光,满足漫射光和射灯的重点照明。
▲ 像漏斗一样的定制灯具,上下透光,满足漫射光的环境照明和重点照明的需求
我们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放下老师的身份,像一个和他们平等人的人,和他们对话,甚至有时候要当学生,我们主张是向传统学习、向地域学习、向工匠学习,而且最终要尊重农民的选择。
我们还做了一个小的餐厅,餐厅很重要,是因为在原来老的村庄,其实是没有歇脚的地方。你可以注意到在很多有旅游资源的地方,来了游客以后,转了一圈就走掉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想办法把人留下来。所以我们当时借助他的辅助房间,做了一个小餐厅, 餐厅也成为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启动原因。
向传统学习、向地域学习、向工匠学习
这里有 2 个有趣的例子。第一个是我们在做地面铺装的时候,我们想用房顶拆下来的瓦来做,工匠教我们用的方式是把瓦分开两半,背对背对着,能避免挂瓦之间的缝隙,并且他用灌沙的方式来固定瓦。下雨后沙子就会沉下去,再灌沙子,再下雨,几次之后就固定得非常好, 而且透水性也很好,非常生态。这对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我认为这是中国当代建筑教育很大的缺失, 我们对传统功法已经不知道了。
▲用灌沙的方式来固定瓦
还有一个例子是这个花墙,我们借用当地砖花的一个方式,但是做了一个变体,我们的花墙中间是有一个洞的,所有砖都是用顶支的方式顶住的,这做法在结构中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出了 3 套方案,这是最理想的方案,中间就是一个窟窿;第二个方案,中间是一个竹筒,第三个方案,中间是拿砂浆填住它。我们把图纸给到当地,2 周后我们再过去的时候,这面墙已经立起来了,这道墙有3 米多高,我在现场就结识了这位工匠, 叫张思齐。我说以后的演讲,我都要和大家说这道墙不是我独立完成的,是和工匠张思齐一起完成的,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 当地传统工艺人建造的花墙,阳光透过,投下美丽的光影
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我就想尽办法把他带到了现场, 让他在威尼斯展览再砌了这道墙,虽然这道墙比实际小很多,但是这个意义不在于说它的大小,而在于说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全球化的语境和大机械生产下,手工艺还有没有生命力,在这点上,这件事本身变得很有意义, 他也非常自信,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回到乡土,重新认知工匠的价值。
帮助乡村修复产业
重建社区关系、信任和信心
当然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我们去到乡村,不是为了去折腾, 或者说是纯粹完成自己的夙愿,我们要有一种作为社会人的责任,要帮助乡村来修复产业和他的社群关系,原来的中国农村是靠人情,是你帮我,我帮你;现在靠金钱为纽带,整个族群关系是被打坏了的,所以我们在这个项目,试图去帮他们修复产业。
▲ 村民们在属于他们的粮油博物馆里自由地活动
这个过程中,有一半的工人是当地的留守村民,降低成本,又能重新把大家联系在一起, 当时项目完成后,所有村民涌进来,在这个场地里面,他们感觉很自由,因为觉得这里是属于他们的,不觉得这里是有距离的,当时就觉得我们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项目名称: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
项目地点: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村大湾
业主:西河村村民合作社
建筑设计:何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陈龙(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照明设计:齐洪海(远瞻照明设计有限公司)、韩晓伟(北京吉晟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