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第二届城事设计节正在火热进行中,今年会在深圳和上海两座城市同步进行。想了解更多关于城事设计节的内容?点进来看看就知道了。在第一届城事设计节中,上海的愚园路上,15组设计师团队为愚园路提供了15项微更新设计及艺术装置作品方案(点击查看作品),今天我们来分享其中的一个灯光艺术作品,它来自一抹照明设计研究室的主创设计师,洪伟翔。


洪伟翔

一抹照明设计研究室 主持设计师 

德国维斯马应用科技大学

建筑照明学院硕士

 建筑与室内设计学士

光作城市计划 发起人



书写 · 记忆用光在愚园路写下一首诗




这个灯光艺术的作品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老街区,在了解灯光作品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愚园路的背景。


书法,徐锦江

愚园路兴起于上个世纪20 年代,是上海的当时与法租界平起平坐的著名私宅街区,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建筑。


这里有“金屋藏娇”的王伯群故居(现长宁区少年宫),有最早的地产开发项目岐山村、新西兰共产党员、著名作家路易·艾黎(RewiAlley) 的故居、《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等,是近百年前上海滩文化、经济、艺术人士最活跃的地方。


愚园路是上海的一条老街,拥有百年历史,是上海永不拓宽的64 条道路之一。



对于路过的游客来说,吸引他们的是遥远而真实的文化韵味。这里曾将上世纪上海滩的各界“大咖”尽数网罗,记录着这里的繁华与变迁,那些老底子的故事全在这慢调马路里。


而对于生活在愚园路上的人来说,所有的故事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在漫长的历史记忆里发酵,散发出迷人的温度,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书写·记忆」的概念来自于愚园路曾经留下过太多名人的身影,他们都用着生命书写着属于上海的故事。那不同时空的温度与记忆,借由这些深厚的历史,用光在愚园路上写下在这里所诞生的作品及故事,因为最终我们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康有为作品《上海愚园路游存庐落成赋呈诸公》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设计师摘取了许多关于这条街道的故事,比如诗词、绘画等等。

除了讲述故事,设计师还借助多媒体技术,并且与音乐艺术家孙大肆合作,通过多媒体装置让更多的人互动进来,唤醒大家对愚园路的记忆。


▲ 康有为作品《上海愚园路游存庐落成赋呈诸公》



「书写·记忆」的选址在少年文化宫前的一处草坪,一开始设计师走遍了愚园路,为了寻找适合的故事素材,也更深度了解了这条路上的大大小小故事,从脚本开始到音乐的起承转合,都代表着不同的属于这城市的故事。



当初主办方提出是否将新媒体投影投至建筑外墙,成像的效果会更好,但是设计师坚持必须运用角度的计算将光投至地面上,因为故事是人走出来的,它必须被人真实地感受到。


一个小小的装置让大家能够真切地停下脚步,体认这属于大家的上海,属于大家的故事。


透过了设计师的坚持与设计,在展出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许多民众仔细地阅读作品,也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去触碰光,让孩子们追逐着光影变化跑动玩耍。



愚园路的面貌早已不复从前,但是愚园路的故事却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缺失,透过光,运用互动的方式让大家跟过去轻松的连结,这是叙述故事的本质与力量。



「书写·记忆」述说着上海愚园路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这条街道的故事以及留下历史的痕迹。“我们无法改变街道的 DNA,但作为设计师,可以在环境中扮演厨师,(在)不同的空间烹饪出不同的菜肴。”洪伟翔说道。



愚园路通过微更新,以设计的力量唤醒城市街道,让人们的生活回归到街道。这个如灯光秀一般的灯光艺术设置,让人们在社区生活中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故事。



设计:洪伟翔    影像:林玛莉

书法:徐锦江    音乐:孙大肆

技术:澜晓设备


如果你也对城事设计节感兴趣,愿意尽一份力来改善城市光环境,请联系我们。


-end-


声明

本文作者:洪伟翔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云知光照明微课堂立场,如有疑问,请联系后台。

本文由微课堂独家首发,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需要授权的公众号名字及微信号。


相关阅读

2018城事设计节来了,照明设计师招募中!

有了光,城中村就会变样|我们要在深圳干件大事

这高中没毕业的87年男人,把1700租的毛坯房改造得那么有品味

他们花了1000万,改造了一个老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