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节目已经开播四集,每一集都让人大呼过瘾,作为一个以历史文物为题材的节目,《国家宝藏》既摆脱了传统科普类节目的无趣和乏味,又不似传统综艺节目那般无厘头、下限低。


节目中邀请了27位当红影视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电视化语言的呈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不仅是一件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是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文化传奇。


上期,我们就《国家宝藏》的情节和剧中文物做了延伸解读:现象级热剧《国家宝藏》,什么样的灯光才能衬得起这些国之重器?


本期,我们跟大家专门叨一叨北京故宫博物馆。


在第一期节目中,李晨、王凯、梁家辉化身宝藏守护者,为我们介绍了从故宫博物馆中千里挑一选出来的三件国之重器:



梁家辉变身“司马光”解密石鼓流传奥秘


▲梁家辉介绍石鼓的传奇故事


石鼓历经2300多年的历史变迁,曾遭逢多次战乱,几度失踪又被找回,还与不少历史名人结缘。这次在节目中,梁家辉将扮演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为观众带来一个有关石鼓不同寻常的故事。


▲梁家辉饰司马光



王凯化身乾隆 现场与众历史文人精彩辩论


▲王凯讲述“国宝”的今生故事


在“前世传奇”环节中,王凯版的“乾隆”风度翩翩,一心想要打造出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却被黄公望、王羲之等不同历史朝代的文化名人不理解,甚至连乾隆之父雍正皇帝也现身表达不认同。对于先贤们的质疑,乾隆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观念坚持自己。


▲王凯首扮乾隆



李晨变身“宋徽宗”梦回宋朝


▲李晨饰宋徽宗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因为使用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作画,每次展开都会有少量颜色脱落,因此相较于水墨画而言对展出要求更高,即使内部人员也很少有机会目睹真迹。首期节目中,这副难得一见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就将以不一样的巧妙形式展示。


▲李晨守护《千里江山图》卷


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大多数人只关注情节和人物,我就比较高级了,我更关注银幕背后的故事。


探秘首都故宫博物馆——慈宁宫


故宫博物馆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展厅大概要数慈宁宫了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但在万历十一年被大火烧毁,顺治十年重修慈宁宫。一路走来,命运多舛。


如今,慈宁宫被重新修缮作为故宫雕塑馆开放,共计展出400余件雕塑文物,年代跨度从秦代到清代,展览突破性的实现部分展品以“裸展”的方式进行展示,既没有玻璃遮挡,观众和文物直接“面对面”。


▲慈宁宫雕塑馆



慈宁宫光环境分析


“裸展”虽然形式新颖,但对展厅的整体光环境有很高的要求。


由于展品均为雕塑,多数采用立方体照明方式,完美展现雕塑形体的细节。建筑本身是不能被破坏的文物,所以灯具均采用架空方式去解决照明需求。


▲只知光是白,不知光从何处来,灯具隐藏得非常好,抬眼看去,几乎找不到灯具的位置,更别说眩光了


为了不阻挡天花和大型雕塑的视线,灯具体积不能过大,且要用大光束角去均匀照亮建筑。灯具的隐蔽性也非常重要,要求灯具外形隐藏在建筑中,不破坏建筑空间整体美感,另外还采用了DALI系统控制照度及光照时间。


▲大佛造像,慈宁宫展品。


展厅地面照度4.2 lx,参观者在刚进入展厅想对较暗的室内空间需要短暂视觉调整时间,前厅的设计已经考虑到阻挡室外光线和视觉缓冲的作用,所以参观者不会有明显的不适应感。展厅地面采光依靠窗户和空间漫反射,所以4.2 lx的照度对参观路线没有障碍。


展厅内陈列了大量的佛像雕塑,在光源照射上,也是大为讲究:


▲用光表现出菩萨的慈祥和庄重,慈宁宫展品。


▲用光表现出金刚的威严怒目,慈宁宫展品。


往往一个佛像需要三四个灯具互相配合:



讲到这,又需要运用到面光的技巧了,不同的灯光角度照射雕像脸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举个例子:


▲同一个人,不同的光照方向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差异很大。


有些省、县级或私人展馆在灯光设计上没有注重这一点,会导致展示效果不堪入目,来几个反例:


▲佛祖说:我的面容呢!(云南省博物馆)只有水平照度,忽略了垂直照度!细节根本就看不清楚!图片提供:魏铭哲


▲这个击鼓说唱俑,讲的是鬼故事吧!这么诡异!图片提供:魏铭哲


▲这张笑的多灿烂!图片提供:魏铭哲


由此可以得出,雕塑照明做得好的设计师,拍照技术也是一流的!


智灯光控制系统


由于建筑本身坐南朝北,上午自然光照非常强烈,增加了前厅空间设计及新型窗户材料阻挡了大部分自然光摄入,防止紫外线对文物造成损坏,室外光对室内窗下测量照度仅为30 lx,馆方对每类展品的照度要求都有严格的控制标准,留木器、彩色雕塑等展品,照度控制在50 lx,又采用DALL调光技术等。



显色性也非常不错,在展品表面实测,等久的显色性已经达到了Ra=91.2,由于科技的创新和进步,这个数值还在无限靠近100。



全馆使用DALL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单个灯具的调光,确保每个展品都能获适宜的光环境。照明系统悬挂于8米的高度,依照人体工程学,这个高度人的视觉处于消隐位置,所以不会给空间造成凌乱感。


▲灯具隐藏在较高处,有利于展览体验。


后记


慈宁宫整体建筑空间光环境非常漂亮,视觉与文物直接面对面接触、交流,让我们忘记了光的存在,整个空间中只有文物与它身上斑驳而深远的历史印记。相比于荧幕前部分展品昙花一现式的亮相,这里,或许才能找回文物最淳朴、最真实的一面。


注: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艾晶老师主编的《光之变革 博物馆 美术馆LED应用调查报告 》。


更多博物馆照明资料,请扫码购买《光之变革 博物馆 美术馆LED应用调查报告 》。





声明

本文作者:小小明

文字编辑:小小明

本文为照明微课堂原创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光之变革》,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小小明(微信号:Dennis-LM)




— END — 



立即报名学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