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内透光是夜景照明中最常用的照明手法之一,被许多设计师认为是最雅致的照明方式。


▲著名的水立方就是采用的内透光照明。


对于什么是内透光,你可以理解为:从建筑物内部透射出来的灯光效果。


我这么说,可能非照明行业的人不是很了解,举个例子吧,咱们小时候过节总玩的灯笼,还记得吗?其实这就是内透光的表现之一。

▲光源在里面,穿透介质往外透,典型的内透光表现形式。


▲让光线在建筑里边,透过玻璃窗,这就是夜景照明常见的内透光表现手法。(手绘来源于LEGO)


内透光照明优点:


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眩光;


可营造更多的景观变化,凸显建筑的通透与结构感;


相比泛光照明,内透光检修容易,维护管理更方便更安全。


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内透光表现方式是利用房间内原有的灯光做为建筑的内透光照明,不会去专门预留灯具位置(夹层),这种方式运行成本较低,但同样也会出现一些弊端。


比如:

▲大厦的立面在设计之初就已装置了内透光灯具,每到夜晚即凸显出大厦的通透结构感,反观右图画红线部分,只有晚上加班空间才会亮,与左图对比,失去了建筑立面的结构层次感。


为此,本文就带你来详细了解内透光的形式及设置手法。



内透光照明手法



内透光主要运用于建筑立面,随着近些年城市建筑中以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立面的形式逐渐增多,内透光照明的方式将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


▲多种内透光照明类型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照明设计终极指南)


通常来讲,内透光的布置手法分为单光源与多光源以及顶棚内透光。


单光源


所谓单光源是指:在每个窗口夹层缝隙之间设置一只光源,让光源直接透出窗外。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小型建筑,光源可以是点状或线状,通过整幢建筑窗口的灯光效果组合来构成建筑立面的整体夜景,以及层次感。


多光源


多光源就更好理解了:在每个窗口设置多只光源,并组合成图案,让光源直接透出窗外。



这种手法适合稍大一点的建筑,也使灯光构图有了内容,让建筑在夜间更有层次和变化。


顶棚内透光


顶棚内透光指的是:在靠近窗口的房间顶棚上设置灯具,通过照亮顶棚表面及墙面来形成内透光效果,而房间内部则呈照明减弱的灯光布置,形成由窗口向房间纵深照明亮度呈现由强渐弱的退晕变化。


▲典型的顶棚内透光照明手法,通过窗口的照明效果,使人感受到建筑的纵深感与通透感。


▲顶部的天窗即采用内透光照明的方式,在夜间光影内透,既延升了建筑顶部的光影距离,也使建筑在夜间的形态更加完美。



“里应外合”



内透光照明也可与其他照明方式相结合,例如有些建筑以玻璃幕墙作为立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在玻璃之间有较宽的带状实墙或金属板墙,这时候就可与外投光照明方式结合运用。


比如鸟巢:


对于这类立面形式,可采用玻璃窗口处设内透光、实墙墙面或金属框板处设外投光的形式,“里应外合”,互相补充。


但要注意,采用这种照明方式时,应注意协调好两种照明手法的配合及对比,否则,内外照明效果相近会导致整体效果的呆板和拥堵,而内外照明效果差别过大或冲突则可能导致整体效果的混乱。



透光材料



内透光照明效果的好坏,还要注意透光材料(透光性面材)的类型,例如亚克力、PC、夹胶玻璃等,基本上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它们都需要不同的手法来照射。



透明


透明材料有很多,像透明亚克力、PC、透明ABS等,对于这种透光材料我们是不能直接从后边照射的,会出现明显的“光点”。



解决方法:有一种高分子的导光板,光学特性是定向扩散投射,可以用侧发光形式做成内透照明,效果就会很好。


半透明



半透明的材料,例如磨砂玻璃,由于其表面粗糙,只有透光性而不能透视,使光线产生漫反射,透过磨砂玻璃的光线柔和,没有耀眼刺目之感。


不透明


乳白色张拉膜、亚克力板是不透明但均匀漫反射透光的材料,因此我们可以直接从后边照射,透过它看光源时,看不见光源的光点,只能看到材料被照亮的效果。

▲夹胶玻璃。


而像夹胶玻璃这种不透明材料,可以从上边照射,也可以从后边照,效果都很棒。


最后再来让我们欣赏一波,国外的以内透光照明的美丽夜景吧~看看有没有你中意的?


▲韩国 西部大厦


▲德国慕尼黑 安联球场


▲日本 TOD'S表参道大楼


▲日本 松本市民艺术馆


▲日本 风之塔


▲耶路撒冷 以色列外交部



声明

本文转载自亮美集照明(ID:lmj-lighting),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我以为我们能一起走到最后

谁知道,你走两步就说要用照明护照测频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