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夜景究竟应该长什么样?谁说了算?


妖娆还是安静,绚烂还是节制,这似乎是一直矛盾重重的话题,而我们游走四方,不难发觉当下呈现出来的现状,显然太像一个大型试验场,除了带着各种城市管理者的喜好之外,规划设计师、照明设计师的个人认知水准与偏好也构成了试验场中重要的博弈力量。


照明作为规划、建筑设计之后的一个环节,与前者的关系如何把握?除了单纯的上下游环节,接力棒要接好之外,自身的深化解读与立场应该如何确立?


兼听则明,我们一直坚信,无论是传播、审视还是革新,走出照明圈必定是个正确的方向。


资深建筑师蔡老师经手了国内很多的城市和旅游规划,他说:“如果夜景照明是简单用灯光把景区照亮让游客把白天经历的再来一遍,那夜景的意义就失去了。


我们深以为然。


本文从夜景的规划作用机制开始,到夜景规划常用的几种方式,从建筑规划师的视角去看,在旅游规划中,夜景照明的那些角色与演技。



夜景规划的两大类型四大武器

文 | 蔡治


夜景值几个钱?


首先,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的夜景照明设计,它的源驱动力都是为了拉动经济或者区域人气。


其次,不是所有夜景都值钱。


很多管理部门或者旅游规划部门,无论是否经过论证,都把“吸引游客”八股文一样写在报告中,作为城市夜景照明的理据,这显然是粗暴无理的。


首先,“夜景”是否能成为“”,当中涉及大量的论证和调查研究,光污染与夜景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只有一线之差。


图:重庆“山城夜景”规划照片。激光灯是典型的光污染,另一个显然的问题是:有多少游客或者群众,能享受到这种航拍的视觉?



能让人停留的夜景才有价值



夜景最核心的地方在于“”。


好的夜景能让人停留为它,增加房晚数,也就是开房。


咳咳,想哪去了!


我的重点是夜景能带来间接消费行为(比如酒店入住等)的产生,以目前的消费结构看,游客消费指数中,酒店住宿的费用长期占据相当高的比率,高达 10% 到 60%。


你或许会心生疑虑:好看真的这么重要?其他晚间消费的作用也很大啊。


以世界著名的夜景——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为例,根据不完全统计,内陆游客首次到访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是必看景点,而游客平均每次花费折算人民币将近万元,其中平均高达 20-30% 用于住宿。


图: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举世闻名,素有“幻彩咏香江”美誉,“在维港与夜景留个影”则成为游客的“must buy”。



抓住特征,以巧取胜



除了动仄以“城市”为单位的夜景留人外,还有很多规模并不大,但却以巧取胜的夜景照明,成功以景动人,为商业目标作出显著贡献的范例。


图:以浪漫和创意著称的香港海港城(购物中心)广场每年的圣诞灯饰,已经完全成为游人赶集的核心目标。因为去看这个“夜景”而带来的消费连带效应更是不可估量,而在平日,那个地方不过是一个入口而已。



夜景是建筑和消费者内心情感的桥梁



说到底,夜景其实是条桥梁,连接在建筑(景区规划)的核心价值和消费者内心情感之间。


图:清尚夜景规划示意。如何把握“景”的核心特质,表面上,这是设计的视觉问题,说到底,其实是规划者需要策划游人夜晚视觉的问题。从大方向来说:以建筑为特色的景区应该呈现的是建筑;以水体为特色的景区应该呈现的是两岸与水体关系;以人文项目(例如)演出为特色的景区则应该几种表现在以演出的舞台为核心的景观层次。


白天更为理性的游客通常只是了解和体验旅游地,夜晚则有更大的几率“爱上”景区。同时,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是食、住、行、游、娱、购的完整产业链的发展,夜间旅游项目的打造吸引更多的游客停留,游客这种停留与夜间旅游活动又引发旅游消费,带动了相关的旅游产业。


而相对于白天的旅游活动,夜晚有更好的休闲氛围,游客在夜晚有更宽裕的时间和更轻松的心情进行消费,因此夜间旅游项目的景观照明设计对拉动旅游消费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区夜景规划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夜间的旅游吸引物。


了解了夜景照明的本质之后,从规划者的角度看,夜景照明对于景区空间的塑造有多少种方式和要素?下面为大家一一详解。



夜景照明的两大类型和四大武器



1两大类型:功能与景观


根据目标功能来常规划分,夜景照明对于夜间景区空间的塑造可分为两大类型:功能性照明和景观性照明。


这里需要非常明确的一点是,尤其对于景区的夜景需要“造景”这个概念而言,这两者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严格界限的,下面会举例说明。


功能性照明


顾名思义,就是功能性用途为主,最主要的就是道路(交通性道路、商业性道路、游览性道路及居住区道路)、空间节点(步梯、台阶等)。


图:景区只有功能性照明的情形,湿地公园的木栈道,夜晚仅仅通过造型路灯的照亮已经不能满足人行基本安全的需求,功能性照明就需要让游人清晰看清道路。


景观性照明


建筑、绿化空间(道路绿化、公共绿化)、水体(堤岸及滨水界面、水体照明、水景表演、桥)、户外广告及各类标识。


图:景区只有景观照明的情形,代表性的(仿)古城楼照亮了,但道路上是没有灯光的。


图:功能性照明和景观照明同时具备的情形,作为景观的树木、亭台和作为步道的小径都照亮。(当然这种非常“假”的表现方式,美丑先不予置评)


图:上图是欧洲城市的典型夜景,往往很多场景是只有功能性照明,得益于建筑与规划,却也形成了非常漂亮的“景”,所以说,并没有严格意义的景观照明与功能照明的边界,最美的是“情景”,而并非刻意的渲染。


2四大武器:灯光+N


套用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句式,以下四种方式算是“灯光+”的模式,越往后,灯光之外的综合能力要求越高。


第一种武器:夜间造景


特指利用灯光塑造白天没有的景观,创作夜景照明等效果。夜间造景是夜间旅游项目的最初级也是最普遍的开发方式。


图:西湖夜景一角,亭子的光和后面山体的错落投光“造”出了一幅“景”。严格意义上讲,没有夜景照明以及月光的晚上,西湖的夜晚更类似上图,也就是没什么具体的“景”,但造景可以通过描绘,改变视觉焦点和纵深,让“景”凸显。


夜间景观的打造中灯彩的使用是夜间旅游的基础手段。夜间造景一般用于山水旅游景区,通常与其他形式相结合,如拥有极具魅力的景观,也可以单独用灯彩等手法突出景观以打造吸引力,然后在适当地点配以休闲设施,例如茶座、夜游船等。


图:珠江夜游就俨然成为了通过造景方式衍生夜间旅游服务的典型。


第二种武器:夜间民俗活动


这种形式由于基于人文资源的演绎,所以强调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产品设计时重点要考虑如何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照明设计与此相配合熠熠生辉。


图:火把节、元宵灯会这种具有典型历史人文背景的节庆式主题活动,甚至可以成为景区用光打造旅游目的的主要项目。


第三种武器:灯光夜市


旅游景区内的商街夜市是非常有潜力的一个目的地,但是,不同于以本地居民消费为主的城市商业街,景区的商街夜市如果要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必须具有文化元素作为支撑,尤其是商业的类别组合。


如非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则大都容易沦为形式主义,夜市上优秀的灯光、招牌等照明设计,其本身就是夜景旅游重要的烘托商业环境和气氛的有利产品。


图:台湾示林夜市、香港旺角、油麻地夜市,显然,灯光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变成配角,商业的组合运营才是主力,但从根源上来看,对于人的内心作用机理是大同小异的。


第四种武器:演艺活动


演艺活动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这里主要指旅游景区内的演艺活动,其演出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山水实景剧、露天广场乐舞,室内剧场的演出、等等。


室外演艺项目是夜间旅游项目中发展较为突出的形式,深圳华侨城演艺项目和张艺谋印象系列成功后,旅游演艺在全国旅游景区之中迅速发展,而室外结合演绎活动创造的灯光秀和多媒体秀等也成为景区照明设计的绝对亮点。


图:印象刘三姐之后,“印象”系列成为了用灯光+舞台剧缔造经典的一种经典创新旅游规划项目手法,可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创新,但生命力如何,完全取决于演出本身的水准与营销团队的实力。


图:早年间以夜间动物园打出名堂的长隆,现在夜间旅游项目以“长隆国际大马戏”取得了夜间旅游项目的巨大成功。澳门的“水舞间”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复刻。



总结



很多人都说建筑师需要懂的真的太多,规划需要懂建筑、需要懂商业、需要懂幕墙、需要懂灯光……居然还要懂旅游,如此说来建筑师真的是个伟大的人(脸红了)。


实质上,和所有职业一样,上述不过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一栋建筑被做出来,少说使用几十年,多则上百上千年,如果没有深入的论证和对使用者的考量,是不负责任的,这算不上伟大,而是基本素养。


反过来看,做一盏灯的,不也是需要从使用场景去设计吗?


当你懂得每个产品,都从使用场景上去思考“灯光+”了,还需要太担心市场在哪里吗?



蔡治

清尚二所建筑一所 所长

建筑学硕士 (建筑文脉)

高级环艺师


声明:

本文作者:蔡治

本文为云知光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小小明(微信号:Dennis-LM)



一秒测出光品质

照明从业者必备

了解便携式智慧光谱仪——照明护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