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筑的发展线索
文 | 常志刚
编辑手记:
上期我们常志刚老师带领我们沿着媒体建筑的发展线索,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体积到表皮,掀开媒体建筑的面纱,走进媒体建筑的起源……从体积到表皮,从抽象到平面,常老师向我们表达了:媒体建筑绝不只是表演,而是有更多的表达形式。(常志刚 | 建筑会说话:媒体立面的发展线索)点击题目可阅读
本期,我们再来跟随常志刚老师来探索媒体出现在建筑上的原因以及媒体建筑照明设计的表现形式。
建筑会说话:
媒体出现在建筑上的原因
书毁掉了建筑?
在前面有一篇文章的编辑手记里,有一位大文豪说过:书毁掉了建筑。原来说这话的,是雨果。
在古代,能有机会识字、学习文化的人大都是贵族,印刷品很贵,老百姓都享受不起,皇宫去不了,一般建筑难以承载太多内容,就只能在教堂这些繁复的建筑里才能看到画、看到文字,听到故事和传说。
建筑那个时候承载的其实就是文化符号的载体,开始有了媒体的作用。
自从印刷术被发明之后,书变得便宜了,很多人都能看到书学到知识了,大家就开始不去教堂,开始不那么关注建筑。
▲ 巴特农神殿,柱子、梁构上都刻满了各种故事。
因为光来自太阳,人们愿意相信光是上天的旨意,因此,光的系统设计在教堂里面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可以说比当时任何建筑形式都更重视光环境的设计。
在中世纪前,宗教承担了一个国家最主要的文化传播甚至政治统治的任务,教堂作为核心建筑,为了配合政治和信仰的形象需求,使用了大量先进的设计手法和建筑方式,目的是缔造宗教的神秘感和仪式感,也为后人成就了伟大的建筑和艺术的高度,为现在留下了研究和欣赏的瑰宝。
在这个时候,建筑的功能性和建筑的外部符号性还是同建筑的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 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圆形彩色玻璃窗和圣经故事系列组窗。
商业符号爬上了建筑
到了当代,我们惊觉,霓虹灯、大屏幕、LED 各种光怪陆离的商业符号一步步爬满了建筑,这就完全过渡到媒介的性质了,这种功能的介入,甚至是粗暴的,跟建筑的形式表现完全不相关联的。
媒体的立面长在建筑身上,开始纯粹就是为了传播信息而存在。
▲ 纽约时代广场,商业文明区域性摧毁了建筑的外部性。在这些繁华中你会看到,建筑和这些立面已经基本不存在什么关系了,建筑是建筑,立面是
立面,各自为了自己的独立的功能存在着。
广场除了广场舞还会有别的吗?
线索追踪到这,我们来看看,建筑从符号到媒体的分化变异带来我们身边的一些不知不觉的变迁。
以前人们在节庆、重大活动,或者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一个区域的广场都是首选目的地,因为广场上会有标志性的建筑、雕塑、喷泉,这些都是符号,都能告诉我们很多经典的故事。
而在建筑媒体的作用被独立分化之后,立面不再需要依赖建筑,更大的变化在于,人们也不再仅仅需要建筑去了解信息,上网、手机屏幕就能掌握很多信息了,年轻人的旅游,更希望根据指引去找名店和好吃的。
生活方式在变化,雨果还在的话,他会不会说,媒体毁掉了建筑?
▲ 奥黛·丽赫本的西班牙广场。在过去,一个广场的故事,能吸引多少人前往?
照明设计正在风口上
雷军有句被传得有点泛滥的名言,“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是形容,也是一句提醒。行业也好,企业也罢,都要因势而为才能做得更好,这里所指的势,就是环境和市场的变化。
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对于照明而言,这个风口应该落在哪里?
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把媒体建筑的发展线索主要方向有了基础的阐述,我们可以简单借用一个很有名的哲人海德格尔说过的观点,他在讲演《世界图像时代》(Die Zeit des Weltbildes)中指出:未来世界将是图像化的时代。这观点给予我们很大的启迪。
“读图时代”的来临,是后现代消费主义的必然产物。“当文化成为视觉性之时,该文化最具后现代特征。”它应验了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的隐喻。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的崛起,“语言中心论”遭到批驳。而自尼采、海德格尔到利奥塔所强调的“视觉性”思想得到重视,形成所谓从“语言学转向”到“视觉的转向”。
▲海德格尔似乎自己也没想到,从一年一度仪式感极其强的“全家福”,到完全在“镜头下茁壮成长”起来,能把自拍当成生活一部分的90 后,仅需要短短20 年时间,这种“图像化”的显著表现,似乎证明他的预言似乎完全实现了。
这与照明设计有关系吗?关系太大了。
原来的照明这一项地位并不高,为建筑服务,照明设计师需要配合建筑师去工作,常常在建筑施工进度后期的时候才会想起找照明设计配合,而且时常会产生冲突,室内还好,户外的话尤其明显,譬如灯具必须不能干扰建筑的外观,是否能把灯具尽量隐藏起来,或者不要?
但发展到现在,你能看到,大城市里面,CBD 里,各种建筑的 LED 幕墙、媒体立面、广告是越来越多,我们或许可以站在审美的制高点去质疑,但你能否认,越来越多背后推动的力量,就是趋势吗?
显然趋势是挡不住的,重要的是载体。
其中有两个角色是媒体建筑在承载图像化生活趋势中最重要的:
1、公共艺术——光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从上个世纪60 年代开始,当时受结构体哲学的影响,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公共性,它强调作品不是孤立的,作品的完成一定是有公众参与才能完整的。
而照明设计,恰恰把握着光的公共艺术性表现准绳。
▲ 现代建筑的夜景照明
2、智慧城市——光的数字化
跟我的博士生聊天,他说了一句话我认为很好,他说:媒体建筑可以作为现实世界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一个入口。
所谓智慧城市,从硬件上看,是由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体系组成的物质结构,那智慧城市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技术堆砌呢?肯定都得有,首先是技术的支撑,但是逐渐会演化成生活的方式。
▲ 城市智能照明系统示意图
互联网改变或者颠覆多少个传统行业?从头看到尾,制造业、旅游业、金融业、餐饮业所有你看到的新闻都在里面,唯有建筑业不在里面,建筑师不在里面,我就说,难道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建筑不需要智慧吗?或者还是原来的形态,我已经给大家回顾了一些变化,建筑从早期的轨道已经有很多变化,一定会变的,这个时候,那么媒体建筑是否能够满足智慧城市或者在智慧城市平台上能有什么发挥?
照明作为媒体建筑中的实现路径,起了什么作用?
▲地标的灯光秀总是充满争议,但争议正是公众参与的一种形式,也成就了地标的公共价值。只有跟公众一起才能完成自身的价值,才叫公共艺术,原则是三位一体。所谓作者、作品、公众,三位一体,它特别强调一个作品的价值实现必须有公众的参与,有公众的反馈、公众的交流,否则作品价值是零。
照明设计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站在一个历史发展上非常巧合的位置,从体系上说,照明设计师要了解光的艺术、了解照明的技术,掌握灯具、点位、用电量、布线的知识,还懂得视觉传达、观念、控制的技巧。
而恰恰上述这些照明设计师掌握的知识,都是建筑设计师需要借以连接当下以及未来生活方式非常需要的桥梁。
在媒体建筑需要去满足图形化未来社会的巨大需求,从传统的建筑价值体系中升级换代而来的时候,掌握核心表现技巧与实施节点的,恰好也只能是照明设计师们。
▲ 现代建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通过光去表达白天之外的面孔,或者说,建筑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在夜空下向人们传递如此多的信息,而只有照明设计师才能帮助这一功能的实现。
常志刚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际媒体建筑学会·中国主任
中国照明学会常务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
注:本文系常志刚老师特约原创文章,为云知光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未经许可的转载,授权请联系小小明,微信号:Dennis-lm。
ONTACT US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 tougao@elicht.cn
投诉建议邮箱: advice@elicht.cn
媒体合作:裙 子 158 2020 0164
培训咨询:芳 芳 189 2876 6132
商务合作:九 妹 189 2403 4208
战略合作:校 长 186 1118 6155
企业官网建站服务:朱 姨 155 2110 5058
灯光艺术作品运营:布 布 186 1685 3502
—————— THE END ——————
免费订阅《eLicht 云知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