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 灯下的猕猴

文/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图:一只猕猴正在进行灯光试验(2015年12月10日 摄)。


LED 光源是否安全?长期使用 LED 光源是否会导致青少年近视?什么样的 LED 光源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LED 光源会如何影响情绪?……


科院“璀璨行动”中的一个项目正在利用猕猴进行 LED 光源的生物效应研究,试图回答这些大众关心的问题。


图:白炽灯光照条件下的实验房间(2015年12月10日 摄)。


负责这个项目的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胡新天研究员,他告诉记者,LED 灯源作为新型光源具有节能、寿命长、全光谱等特点,但人类长期使用是否安全还是个未曾回答的问题。全球科学界并没有经过系统而又长期的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


图:胡新天研究员(左二)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讨论如何改善实验设计(2015年12月10日 摄)。


胡新天带领的研究团队按照不同的颜色、光照强度、时间等因素和实验目的,把猕猴分成不同小组,每组实验由6-8只猕猴组成,试图通过长期试验找到以上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的安全边界。


胡新天介绍,LED 光源安全性研究已经进行将近两年,这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进行模仿 LED 光源光照条件下的慢性效果的长期实验。目前,他们距离划出清楚的安全边界还有一定距离,估计明年可以完成。


图:一只幼猴正在进行灯光试验(2015年12月10日 摄)。



图:用来测量视网膜细胞功能的实验设备(2015年12月10日 摄)。


同为灵长类动物的猕猴的大脑和眼睛的结构、功能与人类十分相似,猕猴是完成这一研究最理想的实验动物。


图:一只猕猴正在进行不同光照条件下视网膜细胞功能的测试(2015年12月10日 摄)。


胡新天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胡英周博士告诉记者:


根据国际惯例,为了得到可靠的数据,做一组实验需要6只猴子,但因为实验时间更长,万一有猴子出问题或者有的猴子比较特殊而被剔除,8只猕猴可以保证至少获得其中6只猕猴的实验数据。


对于各种参数的测量,严格来说测量次数越密越好。但考虑到人力成本和麻醉次数过频会影响猴子健康等因素,目前基本上是一个月左右时间测量一次猕猴的 ERG 眼电图和眼睛光轴的变化。


图:一只猕猴正在进行不同光照条件下视网膜细胞功能的测试(2015年12月10日 摄)。


图:实验人员正在监测暗适应条件下猕猴视网膜细胞功能的相关实验数据(2015年12月10日 摄)。


图:一只猕猴进行不同光照条件下视网膜细胞功能的测试后取下安装在眼睛上的电极(2015年12月10日 摄)。


胡新天说:“我们做出来的结果,要得到国际公认,实验动物的管理和福利设施有一套严格的国际标准。目前,我们的实验室采用的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标准。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别人质疑,论文才能获得发表。同时,动物的健康有保证,测量所得数据才是正常数据,科学结论才有保证,这也是科研的内在要求。”


图:实验人员用专业的猴竿,把一只猕猴从笼子里取出(2015年12月10日 摄)。


图:实验人员把已经打过麻醉剂的猕猴抱到实验室平台(2015年12月10日 摄)。


图:实验人员给一只幼猴输入麻醉剂(2015年12月10日 摄)。


图:实验人员正在进行猕猴短时空间记忆实验(2015年12月10日 摄)。


胡新天期待他的实验室在未来能够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 LED 光源生物效应研究实验室。


图:一只猕猴正在进行不同光照条件下视网膜细胞功能的测试(2015年12月10日 摄)。


补充阅读:


大概是文章正式发出后,对采用猕猴进行这种实验,有一些关于动物权利保护的不同意见,所以文章的作者新华社记者金立旺对此做了如下补充说明,我们一并刊送:


动物权利保护是个国际性话题,国内外一直有争议,因此肯定会有不少人对这组报道提出意见,尤其那些喜欢动物的朋友。有些不同意见,很正常。我在这补充几点我的看法。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和胡教授在沟通,提了类似动物权利的问题,一开始我也有担心的,但是胡教授从一开始就很乐意接受这个采访,至始至终对我非常配合采访,在发稿之前,图文均由他审核,只是剔除了几张画面。他之所以这么信任,是有原因的:


1、这是在用70只猴子在做和千万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试验,胡认为完全可以合理化,就像他所说,你是愿意让千万人继续受光源的不确定伤害呢,还是以牺牲几十只猴子,得到科学结论,预防这种危害?他说,他到地狱都可以跟这些猴子一个个对话,告诉他们是为什么要做这些试验。


2、LED光源对猴子的健康当然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并不是致命的,而且在过一段时间之后,会进行康复;


3、就是文中提到的,科研的内在要求和国际化标准,完全是规范的。


12月10日采访完,12月11日成文,到今天13日发出来,我也是这样逐步说服自己的。


我们看到的真相不一定都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但记者的职责首先是报道真相。这是一种自信。不要因为因为别人说什么,你就不去做了;也不要因为别人不说什么,你就随心所欲。对科学家如此,对我们记者而言也是如此。


我喜欢动物,十几年前就拍摄过一组《大都市流浪猫》,平常也在拍一些小猫小狗,我对动物甚至是有“通感”的。在这个采访拍摄写作这个过程中,我内心也有矛盾。我同情这些猴子,但我也能合理化实验这种行为,我希望把事实通过图片传播出去,同时我也不想万一因为我的报道而影响科学家或新华社的声誉……几天沟通权衡的结果就是现在这个可能文图稍微有点冲突或者说平衡的成品。


最后的结果是我思考过程的反映。我对张铖的编辑非常满意。


谢谢各位!


编后记:


首先,感谢对健康照明研究热忱又严谨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洋老师推荐和分享本文。


据悉,除了LED光源安全性研究外,胡新天的研究团队还在进行不同光源与青少年近视问题、LED显示屏对视力的影响、LED光源与睡眠节律和情绪变化的关系等研究,在未来两三年内将陆续有结果发布。


看到国内开始逐步开展关于照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的实质性的研究,我的内心是十分激动的,喜大普奔,喜大普奔,喜大普奔,云知光愿意竭尽所能地为这种有价值的的基础研究和探索鼓与呼。


正如“健康照明技术讨论群”里厦门立达信广电集团研究所吴文束先生所言:


我很赞胡教授多年来付出的辛勤劳动,我多年来关注和学习了一些光度色度学的问题,但那些理论和定律都是外国人搞出来的,却没有一项中国人的。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在人类照明发展史上却一直是寂寞着,若能(有人)有所贡献我当欢呼雀跃。


跟吴先生一样,这10多年来我阅读和学习过很多关于光与健康、光与心理的研究资料,几乎全部是国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国内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几乎空白。所以我们的市场再大,生产能力再强,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也就无法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而只能是follower(跟随者),不能是leader(领导者)。


毫无疑问,这一类的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经费,而且周期很长,所以需要得到真正有远见的企业的支持。希望国内足够有远见来支持基础教育和研究的企业越来越多。


2016年,云知光学堂也将开展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其中一个课题是与刘晓希博士合作的“光与常用建筑材质视觉表现研究”,该研究分为“光与常用材质”“光与常用颜色”两期。


研究团队将在标准环境中,用科学的方式记录与肉眼感知差别最小的、不同光源与不同目标对象的组合所呈现的最终视觉效果,并以图片资料库的形式直观的进行呈现。


最终成果向设计师与其它公众 全面免费开放作为设计工作和应用参考。




有兴趣参与和支持光与常用建筑材质视觉表现”课题研究的企业,请与我们的项目合作协调负责人联系:


唐德华  186 2021 3272

微信号:feelherb

e-Mail:andy@elicht.cn 


---------THE END----------



准确测量光品质

照明人必备神器

你值得拥有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