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州国际灯光节闭幕,
四大趋势开启光的另一种可能
文/eLicht
为期一个月的2015广州国际灯光节于 11 月 29 日 晚闭幕。
所谓内行看门道,作为与里昂灯光节、悉尼灯光节并称世界三大灯光节,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选为 2015 世界光年活动的盛事,正如微课堂撰文的趋势解释,如果说光的艺术表现走进生活是必然,那么文化艺术如何通过灯光节这条“光路”做到的?
本届灯光节有何值得称道的看点切合了趋势的发展,其中又能给照明行业何种启发?
灯光艺术:从被动时代到互动时代
为了解释得比较清晰,借用一下那只被风吹起来的猪。
被称作小米成功圣经的一本书叫《参与感》,如果你很忙的话其实没事看标题就完全足够,移动互联网时代绝不仅仅是一个基于技术发展的时代,伴随着技术和设备进步的还有更深远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凡事参与便是其中重要的体验。
这里的“参与”,便是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趋势,核心灵魂也可被翻译作“互动”。我们一起结合本届部分优秀作品去小结,光影究竟如何反映趋势。
这句著名的,总结九零后特征的话很有趣,在灯光艺术创作上意味着可以即时表达的“光影” ,这用来形容对表达的即时诉求非常符合当下的产品设计特色,通讯和社交工具的趋势就能窥见其需求本质。
图:2015广州国际灯光节作品。广州美术学院陈小清新媒体艺术设计工作室创作的《远航》获得一等奖,该作品采用了互联网技术,通过扫描二维码上传头像,即可在灯光投影上显现个人的头像,这种观看者产生内容共同参与“创作”的体验。
图:控制即失控是一个互动的 LED 雕塑品,邀请观众通过他们的双手和身体去控制它的声音和图案。围绕整个音频图形的组成是由五个部分,每一部分探索一个几何图形,它的性质,它的音频表现,以及它如何反应身体姿态。
看到这里,你是否联想到了我们的建筑媒体立面?
啰嗦一句,“表达”并不是九零后的特产,但前几代人的表达欲望和能力都曾被杀戮,因此显得“表达”这件事似乎是新生事物。
古语有云:“一胖毁所有”,罗胖卖月饼那年也发明了个新词儿——“游戏红利”,也就是“好玩是所有”。这很好地总结了公共艺术需要在外部性上把握的一个重要特点——好玩。
图:本届广州国际灯光节二等奖以及最佳投影作品奖的《魔毡传说》。
该作品是将灯光投影到地面,同时以红外线装置感应参观者的动作,然后地面空间上的图案会根据人们的脚步移动或变化,借此产生互动效果。
由于参与互动的人较多,主办方不得不架起铁栏,维护现场秩序,可见该作品的受欢迎的程度如此之大。
图:新加坡灯光艺术节上,艺术家、照明设计师赖雨农作品《光坝》,光能与电能的互相转化,好看还能玩。
图:赖雨农灯光艺术作品,你知道你拥抱这个熊的时候,它居然会脸红这么好玩吗?
图:在悉尼灯光节大玩楼体投影互动游戏“Play me”的帅哥艺术家DannyRose今年在广州灯光节的作品放在图书馆建筑上,今年人和作品倒是没有互动,但互动放在了楼体和内容上。
这个问题并不陌生,相信从机场到菜市,市场营销的各种专家教科书已经把这个“讲故事”的金科语录说得人尽皆是,问题是你到底会了没啊?
图:Zaha的歌剧院水体真是一块好画布,今年用这块画布创作的是广美毕业学生作品《故乡》,据说讲述的是一轮明月下他和女朋友毕业即将分东西的情绪,不过丝毫不要紧,重要的是一看画面就是满满的故事,你站过去,你就是微信。
图:顺便看看,2014年广州国际灯光节,这个位置上的是设计师周红亮的作品——《光影色界》,倒影七彩的人生光影,非常出色。
是的,这一条趋势,留给你来填空。
我们的城市越来越亮,建筑越来越缤纷。
作为与艺术,尤其是城市公共艺术交集甚少的国内照明业,在把越来越多的光带到城市的建筑与居民身边去的时候,是否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在往后,有什么途径是可以与艺术和文化走得更近呢?
作为致力于推动灯光知识传播的照明行业平台企业,云知光将不遗余力与广州国际灯光节共同努力,将更美好的光文化带进群众生活。
图:广州国际灯光节承办单位,锐丰文化总经理黄沛凌与云知光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梁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2016年广州国际灯光节筹备工作。
欢迎给我们留言,一起来开脑洞。
广州国际灯光节闭幕,云知光联合创始人,首席产品官徐庆辉作为专业评委出席展出作品评审。
获奖作品公布:
职业组
高校组
作为灯光节战略合作伙伴的云知光
新推出了照明教育平台
点【阅读原文】到官网(www.elicht.cn)
一起来学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