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首先从功利的角度讲,学好这个词的涵义会让设计师或者业主觉得你很专业,多来点这样的词汇科普简直不要太好!


小编当时理解这个光束角的是这样理解的,舞台上有种灯叫“追光灯”,一般主角出场的时候这盏灯就会冒出来,主角于是一秒钟变身焦点:



你看这个光束,差点就平行接近零度了,所以这是光束角很小很小的情况。


所以对射灯光束角,也就不难理解了:



越需要被照的主角成为焦点的地方,用越窄光束角的灯。


所以,云数据飘着虽然没啥意义,但窄角度的射灯销量的显著上升,想必是和个性化的空间表现需求越来越多,“舞台”感的需求越来越多有关系吧,夜里走出去看看,就能感受到。


本文撰写于10年前,那时俺在那个每年卖几千万个射灯的公司工作……所以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的背景是必须必的~


当时发现:公司生产的灯杯,只有38°这个型号卖得最好,另两个型号10°、24°几乎就没啥销量。于是写下这篇科普文章,发在公司内刊。


常见的卤素MR16灯杯的光束角有10°、24°、38°。


首先看看他们的照明效果区别,下图是3个功率相同、光束角不同的灯杯照在墙面的效果:


另附3种光束角的配光曲线示意图:


我们可以看到,10°角灯杯照射范围很小,而中心光强最大,能在照射面上形成强烈的对比;38°角灯杯照射范围大,但中心光强最小,在照射面上形成的光斑是较柔和的;24°角效果介于10°和38°之间。


也就是说相同功率的灯杯,光束角越大中心光强越小,出来的光斑越柔和。相反,光束角越小中心光强越大,出来的光斑越生硬。



在实际运用中,不同光束角有他们各自的用途。上图中,3种不同的光束角在雕像上产生3种不同的效果。


10°角以其强烈的明暗对比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目光,但是我们发现:在强烈的明暗对比下,并不能让我们看清石膏雕像的细部,而且由于光束角太小,导致雕像并没有完全被照亮。


24°就比10°的光束角好多了,对石膏的质感和人物雕像的神态都能很好的展现,也有较好的视觉冲击力。


38°照明雕像产生柔和、细腻的效果,更容易观察到雕像的细节。但由于光束角过大,导致背景和雕像混在一起,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个是在相同功率、相同投射位置的不同光束角的比较,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还要根据投射距离、方向、环境亮度等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灯杯。


如果周围环境照度较高,可能就需要10°的光束角,因为周边的环境光可以弥补它在雕像上未照射到的区域,而10°的光束角在雕像上形成的强烈明暗对比又有很好的视觉冲击力。


如果安装距离较近,就应该选38°,由于距离变短,光照范围也随之变小,照度也会提高。同理,如果投射距离变远,就应该选择10°的光束角。


总之,科学合理选择光源和灯具,才能营造出理想的环境和空间氛围。


后记:本文刊出之后,我们跟踪调查了一段时间,发现24°角的逐渐开始好卖了。可能是经销商朋友们觉得这个“中庸”的角度不错:“进可攻、退可守”


【版权信息】本文属于照明微课堂原创文章,为热文回顾,版权所有。转载请严格按照如下格式,违必追责:

作者:徐庆辉

来源:照明微课堂(微信ID:eLic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