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与其他职业病患者不同,由于光是无处不在的,所以照明职业病患者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无孔不入:看世界杯NBA不看球盯着球员身下看影子、陪老婆逛街不看衣服老是抬头看灯这些就不需多说了,碰巧外出游玩或者出差住个酒店,只有两种选择:要不就不断拍照哀声叹气吐槽不已,要不就不断拍照啧啧称奇赞赏有加,这不,过年度个假,好不容易避开了国内的堵车春运高峰,也不带消停的。


过年与家人到北海道滑雪,下榻北海道二世古希尔顿度假酒店,由于过去的几年亲历过多个品牌在国内的五星级酒店照明设计,发现酒店品牌文化通过设计对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这个表现很有意思,其中以光尤甚,难免职业病犯,对酒店照明设计尤其敏感,估且走马观灯,随看随记,把一些值得一看的做法和效果与大家分享所得。


北海道二世古希尔顿度假酒店照明设计走马观灯:


照明设计:读懂空间张力之美,表现商品质感内涵


酒店大堂入口,这个火炬装置应该是开业后发现暖气供给不足所以在入口临时添加。作为度假酒店而言,大堂第一感觉有点偏暗(度假酒店暗调强调了私密性)。


大堂吧中心这悬吊火炉装置,无论是视觉还是感观,都相当有冲击力,对置身于北海道的旅客来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留意顶部天花三头灯,有防眩罩设置,也做了调光控制。


大堂吧顶部的天花灯带并未考虑连贯性满铺,露出了斑驳的阴影,效果应该是有意为之?用的传统光源。


服务台照度有点底,不过作为度假酒店,应该还是符合希尔顿的标准的。背景墙面的灯带配合石材墙面的肌理效果很出众。


值得一提的是大堂的定制装饰吊灯:


由灯笼和底部深嵌下照筒灯组成,兼顾了造型和功能性照明,下照筒灯很精致,反射器设计使其无新的眩光产生。


大堂通往各功能区过道,灯具排列形式感很强,照度很低。


电梯厅通往温泉区过道,形式感很强,白色鹅卵石地铺配合落地装饰灯很有“和式”的意境,灯光装置和陈设组合在一起了。



电梯厅靠轿厢侧有一圈灯槽,筒灯藏在外圈灯槽处,视觉上隐藏了光源。但是作为一层电梯厅,视觉上最终呈现的效果个人感觉还是略显小气。


接下来这个位置处理得个人认为很出色:1F至2F楼梯效果,单侧布灯,只打亮画,虽然偏暗,但是作为滑雪度假酒店,显然已经把人群特征考虑进去了,该酒店住客以青壮年为主,对低照度适应性强,因此并不用过多担心安全。何况度假酒店照明是以氛围行先。



这里提一点自己的想法,对于酒店这种带有品牌鲜明特色的空间,设计就是要有显著倾向性,没有倾向性的设计,就是失去焦点的似是而非。我见过不少设计概念都是些既能满足xxx又能满足xxx。我认为如果设计任务搞的像设计人民币似的要讨好所有人,其实就等同于没找到自己的核心客户,和稀泥。



2F过道这满墙水波纹一样的光斑。。。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灯具不行。我猜是后者。(值得一提的是,看到长凳没?上面并没有加灯。所以有些业主,别再让我们在休息座椅上加灯了,谁乐意坐那像展品似的照亮了给人参观?)



全日餐厅整体感觉有点乱。光控没到位,墙面上的光斑又给人添堵。


不过这款定制的上下出光壁灯还是蛮有意思的,与镜面装饰材质相契合又把光源藏得刚刚好。


墙壁上发现了这个,感觉应该是灯,很有特色。很有意思!



亮点又来了,通往3F的楼梯吊灯相当精彩,效果惊艳。既满足装饰性又满足功能性。(让水晶吊灯滚蛋~)


再往下看:


客房标准楼层的电梯厅布灯与首层的相比较,看得出略作调整,最终到地面呈现的效果迥异,但看得出干净安静。


电梯轿厢的照明方式很漂亮。直接光间接光结合,效果也很好。



客房镜前灯设计跟有想法,内侧挡板规避镜面反射光源,外侧灯罩形成漫反射。



全景窗帘处灯槽设计,反向弧线设计效果匀实。


RGB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很优美,用不好立马就俗气,打开窗户,就能看到RGB的优秀用法:


夜景雪洞内投光灯照树,配合不同树种颜色(颜色饱和度比较低),效果相当惊艳,就像一幅画。(相机夜景表现不够,适当软件调亮了些,实际没有这么亮)


窗外景致与室内灯光反射:



回到客房,客房集成控制系统,床头灯的设计很有意思,看似一盏床头台灯左右分离调光控制。控制逻辑清晰易用,有夜灯设计。


至于室外滑雪场这块不太了解,不好说啥。


一个字,感觉灯光在雪地上的表现真是美的无与伦比。发两张夜景照片给大伙看看吧~


不过,没有什么比“感觉很美”评价更高了。


最后奉献滑雪帅气身影一张,走马观灯结束,愿这分享对各位有帮助。




【版权信息】本文系照明微课堂原创文章,转载请严格按照如下格式,违必追责:

作者:符浩然

来源:照明微课堂(微信ID:eLic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