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第2日,时差还没倒过来,已经正式启动北美照明之旅,参与到这个城市的热度之中。昨日去了向往已久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膜拜顶级博物馆照明。天花半透玻璃渲染成海兰色外,还做了水波投影。玻璃间结构上安装一周各种配光的重点照明器具,用以刻画空间中间巨大的鲸鱼模型,用反射的光提升中间部分的亮度,形成本场视觉焦点。除此以外,四周的“壁龛式”展柜中亦进行重点照明。总体而言,本厅空间是只做重点照明的暗环境,而背景天窗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情节的戏剧化照明方式(鲸鱼在海中戏水)。
但整个博物馆的光环境依据展陈效果而节奏分明,让参观者通光感受主题的不断变化:有些展厅光色为暖色,有些为冷色,有的展厅大量引入自然光,有些则为全封闭的状态,而仅有人工光的环境也因室内装饰面反射率的高低处理为暗空间或明亮空间的对比。(此图为暗空间,光影为陨石带来雕塑般的震撼)
下图:上照光带来明快的情绪。同时突出室内建筑结构之美。高反射率的室内空间成为被照恐龙的背景光,恐龙除头部以外,其身体大部分作为剪影来为观察者仰视欣赏。值得一提的是,展陈的布置方式非常有意思,像图中的各种恐龙,不是呆板地被放入冰冷的展柜中,而是仿佛在观察者的周围自由运动。照明是博物馆中最重要的元素么?我想只能说“之一”,最基本而最重要的元素是照明的载体:是展品,是展陈方式。国内的室内设计师和展陈设计师们,你们也要努力啊!
背景画与前景的三维展品融为一体,让人倍感自然的原因是高显色T8依据天光进行照度和色温的变化。
赶上自然博物馆特殊展厅正在展出“生命体之光”的临展:展示的是在暗夜或深海中身体会发光的动物或物质。能猜出要用暗空间来表现,才能演绎出生命体散发出来的微弱且神奇之光。只是身临其中,更为叹服其自发光标本制作的精妙。展陈载体就是光的来源。下图为全部索引牌的模式。底座中隐藏线性LED,玻璃板图文雕刻精细无比,雕刻处的切面着光而让图文清晰可辨。
自发光海洋生物模型,材质为半透明树脂,以假乱真。文字介绍为外部轨道射灯投光。所有的光,无论如何发出都得到精准的控制,无论是自发光的亮度还是投射光的角度,均确保了环境的黑暗。
用紫外光照射含荧光物质的石材,叹服大自然才是创造奇迹的魔术师。
展柜如果从内部安装照明器具,展柜制作方顶部预留高度要十分充分,这一点由于展柜设计方对光的不专业,在国内做的基本上非常糟糕!图中展柜即便近距离观看也能达到类似展柜内腔自发光的效果,完全看不到灯具隐藏在哪里,而职业病般地往内部看去,则发现顶部装灯的腔体高度约为50-70cm。这种预留在国内基本上看不到。这种展柜的设计一方面保证了灯具的隐藏深度,做到完全无眩光,另外一方面确保了灯具的散热空间。
展示有着一千多年年轮的一棵巨大的树的横截面,只要配光精确,安装距离妥当,一盏足矣。充分体现了照明设计师存在的价值:一定是用最少的照明器具实现最理想的效果。
眩光控制是光环境质量的一大评判标准,尽管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普通展厅建成时间比较早,防眩光的光学设计做得丝毫不差。图为展柜内防眩网状格栅。这样的格栅经过精确的光学设计,完全不影响射灯的出光角度,也不会形成网状的影子。
新朋友请加关注,老朋友输入“指南”两个字,告诉你如何更好地使用照明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