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后一天,设计界又有一位大师——灯具品牌Artemide 的创始人 Ernesto Gismondi 离开了我们,享年 89岁。
▲Ernesto Gismondi 致力于光学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在意大利设计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在米兰理工大学执教 20 年(1964-1984),是孟菲斯派的创造者之一,还是意大利 Compasso d’Oro 金罗盘奖的终生成就奖与金罗盘奖获得者。
而他创立的 Artemide 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灯具品牌之一,以“人类之光”的品牌哲学而闻名,创造出了无数经典作品,被收录于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馆,更是金罗盘奖、 IF 奖、红点奖等设计大奖的得主。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号称“灯王”的灯具品牌 Artemide 的崛起之路。
起步
上世纪50年代末,毕业于航空工程学和导弹工程学专业的 Ernesto Gismondi ,没有从事与此相关的职业,却与设计师 Sergio Mazza 一拍即合,创立了Artemide工作室(意大利灯具品牌Artemide集团的前身),专注于设计和制造灯具。
虽然Gismondi是跨界创业,但他却最大化地利用自己和合伙人Mazza的专业能力和资源,将技术研究、与杰出设计师合作以及关注设计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关怀,视为支撑品牌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从成立之初就贯彻实施到如今。
在这种策略的指导下,Artemide在灯具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浓墨重彩的设计篇章,而且几乎是每几年就创造一件经典设计的节奏。
比如让Artemide首次获得金罗盘奖的台灯 Eclisse,它由设计师维科·马吉斯特雷蒂(Vico Magistretti)设计,独创性地设计了内外两个灯罩,灯具的整体外观与穿着宇航服的宇航员颇有一分相像。
▲设计师维科·马吉斯特雷蒂与Eclisse 台灯
通过内侧灯罩的旋转,灯具的照明效果随之改变,直射与散射的叠加,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光线效果。当内侧灯罩完全转向里面时,Eclisse 的灯光就像日环食时的奇妙景象,日食(Eclisse)之名也由此而来。而简约圆润的造型与明艳的金属喷漆,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极强的设计感。
▲Eclisse
在这5年后(1972年),Artemide又推出一个获奖作品 Tizio,这款灯具一举成名,直到今天仍然是「意大利制造」的崇拜物。它结构造型独特,可自行调整高度与角度,呈现不同变化:底座平行的转动,第一和第二接头处的垂直转动,灯罩的垂直转动,并且无论你调节到了什么样的高度和角度,Tizio 都因有一个衡重系统而能永远保持平衡。
▲Tizio
更为特别的是,它没有电线连接,通过内置230/240V或12V的变压器,让电流通过杆位和按钮,就能发光发亮。
▲Tizio
1987年推出的Tolomeo,也逐渐成为了意大利制造设计的象征。该灯以轻便的重量和简洁的线条大受欢迎,底座是抛光的金属圆盘,灯臂是可弯曲的。根据弹簧机械原理,Tolomeo灯可以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被誉为永不过时的经典。
▲图:由Michele de Lucchi和Giancarlo Fassina设计的标志性Tolomeo灯,在1989年荣获金罗盘设计奖。
诸如此类的非凡创意,不胜枚举,也为 Artemide 陆续斩获了7次金罗盘奖,21个iF奖项,35个红点奖项。
▲Artemide更多获奖作品
打造“人类之光”
而 Artemide 最著名的品牌哲学——人类之光(The Human Light),其实是在1996年才正式提出。
在 Artemide 提出这个理念的前一年,它获得了一项技术创新的专利,其介绍了彩色光的使用以及光管理的不同关系,从而提供了通过光选择强调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场景的可能。第二年 Artemide 便顺势提出了“人类之光”的设计哲学。
在该品牌哲学的影响下,无论是与 Artemide合作的建筑设计师,还是它旗下许多著名的设计师,都坚信不同灯具带来的照明体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在你打开开关的一刹那,灯具不仅仅只是提供了照明的功能,更像是按动了一个神奇的按钮,改变了空间的气氛,调节着使用者的心情。
▲图:Artemide 的设计团队
他们运用专业的灯光设计知识和理念,将纯粹的照明功能巧妙地转化为装饰的主角,创造出了吊灯 Mercury、Chlorophilia、Gople、Discovery系列…等众多氛围营造的利器。
▲Chlorophilia
▲Discovery
▲Gople
Mercury 是Artemide邀请英国工业设计大师 Ross Lovegrove 操刀设计的一款吊灯,以水银为名,当光线划过,一颗颗水银泡泡相互映射呼应,顿时一片银华流泻,绽放令人赞叹的光彩。
▲Mercury
五年磨一剑
在最近的五年,Artemide 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革命”,Artemide 品牌运营总裁Carlotta De Bevilacqua(同时也是创始人Ernesto Gismondi的太太)开玩笑地说道:“如果 Artemide 没有卧薪尝胆这五年,研发出惊人新科技,可能品牌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
▲创始人 Ernesto Gismondi 与太太 Carlotta De Bevilacqua
21世纪以来,随着 LED 在照明领域的革命性发展,人本照明、健康照明等关注人体节律和心理调节的学说相继提出,人们对光的需求随之发生变化。将人性化的设计与材料的巧妙结合当作品牌使命的 Artemide 也在思考:如何让光变得智能起来,可以时刻自动切换到最适宜人的状态?
因此,在2015年,Artemide 建立了创新中心,致力于光学和技术研究。
该创新中心配备了研发实验室和最先进的机器,有些设备甚至是在意大利都绝无仅有的,比如Artemide 的测角光度计,可以精确地测量出空间里的光线分布。
▲Artemide 的测角光度计,可以精确地测量出空间里的光线分布
其中还有由60多名员工组成的研究团队,他们在这里开发和实验最新的灯光方案,例如光电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光线微粒科学技术,可运用于多种途径。这些年,Artemide 一直在专注研究这种技术。
就连创始人 Gismondi大部分的工作时光也都是在这里的原型部,研究未来的产品模型,就为了开发和研究出能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照明技术方案。
▲Artemide 的在实验室里,35摄氏度的室内温度制造出严苛的环境,考验着灯具的质量。它还发展出一套独有的环境哲学,应用于公司的所有方面:产品、研究、信息以及生产残余的处理。
比如 Artemide 的 Target Point 技术方案,它将照明设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有机协调,使人工光源的参数设定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从而时刻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照明体验。
▲点击视频查看
▲Artemide 的 Target Point 技术方案
另一方面,在光与人互动的接收端,Artemide 通过调研人类与动物接受光谱波长的范围,来定义光的各项数据,从而达到光与心理、生理的和谐感知。
而且该技术方案通过 Li-Fi 实现全部的网络数据传输和灯光照明,速度比Wi-Fi快50倍,且稳定不会受到电磁波的干扰!
▲看看Artemide 怎么说
此外,为了实现对光线更为全面的一键式调控,Artemide 还研发了配套APP应用,根据设定完成的室内模式,可以同时操控同一空间的50盏灯,并且做到瞬间同时切换。
比如设定工作模式为较明亮的光照,晚餐模式则为暗调的情调光线,而派对模式可能是有些色彩倾向的光照,只要根据预先设定的情景模式便可一键调节全部受控的灯光,极度简便。
跨界合作
2016年,Artemide开启了崭新篇章,联手德国奔驰 (Mercedes-Benz )推出 Ameluna 吊灯,获得2017年红点奖最佳设计奖。这款灯利用本身灯体的光学和材料特性,将由上向下照射的光源变成一道圆形的光带,光影宛如一轮月光般轻盈。灯体的外形,是模仿跑车的造型,线条流畅。
▲Ameluna
在2017年还首度展开与中国设计团队如恩设计研究室的合作,首款设计以“Yanzi”为名,双方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将飞鸟抽象为几何的灯具,充满中式意味。
▲Yanzi
而 Artemide 也宣称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新尝试,也会将更多的把精力投入中国市场,参与中国更多值得期待的项目,让科技带来美好生活。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无论是Artemide,还是我们之前介绍的FLOS、Occhio,与杰出设计师的合作以及坚持技术的自主研究,是这些灯具大牌能保持源源不竭的创新之力的秘诀。
但Artemide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很早就领悟到了人们对于光在“看见”之外的需求, 它通过“人类之光”的品牌哲学,告诉我们光其实是一种可塑的介质,如同一种灵活支持自我的设备,也是一种刺激感官的手段。人与光的互动应当建立在灵活管理、能量平衡的基础之上。因此,Artemide 的设计总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它对于光的诠释,也总是超越照明纯粹的功能作用。
—End—
你最欣赏哪款Artemide灯具的设计,为什么?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