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餐饮照明领域里的TOP,石客仅用了9年。
2012年成立;2013年明确市场定位,专注餐饮,与九毛九、西贝、味千等知名餐饮企业达成合作;2018年开拓B类市场,与云海肴达成战略合作;至2019年,月产值达1000万,一年服务10000+餐饮店铺……
顶着照明行业-餐饮照明第一品牌的名号,石客的创始人叶昌却透露隐忧:石客目前在餐饮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0%。这是不是一个细分领域里的TOP应有的状态?专注于一个细分品牌有哪些局限?如何度过业绩增长的瓶颈期?现在切入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是否还有机会?有哪些经验可供后来者参考?……
本次访谈,叶总将针对以上问题做一番探讨。
叶 昌
石客照明创始人
字数:4408
在当时的情况下,最核心的想法就是要避开竞争。越是没有竞争的地方,越有机会生存下来。基于这个想法,就需要分析市场,分析自身的优势。
从竞争角度来考虑,当时一些国内的头部大品牌肯定是碰不过的,也不应该去硬碰。如果去做批发做流通,做传统的零售渠道,又缺乏强大的网络,而且自己也不甘心,还是想做有自己特色的、个性的产品。
所以只能在已有市场里面寻找细分市场,选择细分市场一方面得考虑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要考虑门槛的高低,比如服装店铺领域玩家很多,而星级酒店的门槛高、项目周期长,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绕开的领域。
之后一段时间都很迷茫。2011年6月份,VF的杨总跟我聊到小透镜,说利润高工艺简单,售后服务成本比较低,而且不会占很大库存……然后我就把东莞、深圳、中山的透镜厂全部走访了一遍,发现门槛很高,涉及到精密模具、精密注塑……普通人做不来。
2011年10月左右,我和几个合伙人商量好一起创业,我们就在古镇的瑞丰灯配城旁边租了个小宾馆,每天在附近的灯饰城里“摸”。我们几个合伙人都是做市场出身的,所以会有不少技术上的局限,只能凭着我们原来那一点点基础功慢慢来摸索。
要说自身最大的优势条件,我想就是“敢闯”。看准大方向就敢去试,而且经常是破釜沉舟。我们创业的时候没多少钱,也没有什么宏大的目标,只是模糊地想:我就做一个类似于像嘉美这样的品牌,品质稳定,性价比高,品牌认可度也比较高。但是10年做下来,我的思路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这是后话了。
▲ 石客灯光体验馆(中山小榄石客工厂),图源石客照明公众号
后来发现不对,酒店更多都是项目性的,体量大的同时周期也长,一个企业能同时服务多少个这样的大项目呢?
相比来说,餐饮小商业大多是几百平方的面积,用的灯不多,但是周期短,更适合企业初创者,也有利于培养团队。我们很多经销商都是从零开始的,也是从一个个的小商业项目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确认定位方向后,石客开始在产品技术、营销推广、客户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提升自我。图:2015年,云知光联合石客举办“微里品光”系列沙龙
坦白地说,不到10%。所以说,大家都有机会。因为哪怕是细分领域,它其实还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分散的市场。相对于家装、大商业店铺市场来说,餐饮是个小市场,但是这个小市场其实也足够大,我一个石客是服务不完的。
现在餐饮版块也有越来越多的跟随者,有大品牌也有一些跨领域来的、新的品牌。像任老说的,将华为手机的价格定得很高,一来避开了一部分竞争,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品牌留下了很多机会。
我们也是一样的考虑,石客的产品定位对于大众市场来说是偏高的,我们是在用价格来筛选客户。除了考虑外部竞争问题,石客的产品标准、生产成本、服务成本等也决定了价格不可能太低。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都有机会,那石客也有机会。这个领域现在还没有谁能做到绝对的垄断地位,或者说占有足够大的份额。所以,谁知道呢?
▲ 石客服务案例 | 唯品会全球总部员工餐厅,图源石客照明公众号,摄影:徐以稳
我感觉很难,起码要再过10年、20年才有这种可能性。为什么?首先整个市场足够大,客户分散;另外,业主客户和消费者的意识还需要再提升……
我们看整个照明市场,不管哪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都是很分散的,哪怕体量达到百亿,它在整个照明的市场里头也只占了3%。在细分市场里头,比如说博物馆这种非常专业的领域,可能是相对来说集中度高的,但是它也很分散。
首先是专心,你就专心干这一件事情,然后就是坚持。道理往往都很简单,但是要实践起来不容易,就说专心这件事。宝洁有一句话说:“比做市场第一更好的是什么?是市场第一第二第三都是你。”他们的策略是做消费者的品牌,是什么都要通吃的。这条路他们走通了,但是不代表就适合我们去套用。
如果按照空间去划分细分领域,我们在这一类的空间里头还要做档次的细分。刚才说的博物馆照明市场,它也会有高中低的市场和产品区分,一个企业你想把高中低都做了,是不现实的。拿石客来举例,一旦定位了餐饮空间的某一个档次之后,就不可能再去做一个更高或更低的定位。因为即便一个品牌勉强把几个档次的市场都覆盖到了,但它离死掉也不远了。
这些年我们也不断在探讨这个问题,也很纠结过。
石客现在的战略方向是“吃喝战略”,就是所有跟“吃喝”有关系的生意,我都想做。但是你要是说一个大酒店大项目,对不起我不看,这种聚焦就非常清楚,但是落地的时候其实又偏了。所以才会有CBD这个提法,石客的CBD,C代表的是餐饮,B是别墅,D是店铺。C类是战略方向,而B类和D类是支撑。
餐饮类的项目利润不高,那么企业要赚钱,就要通过B类D类来支撑,虽然大众了解的石客主打餐饮照明,公司业务确实是餐饮的比重偏大,但还有不少一部分是B类的,若非如此,企业的处境就会比较艰难。
吃喝路线看似是很明显的民生路线,哪儿都有需求,只是对灯光环境的意识还远远没有普及得很好,所以未来石客也会通过自身在餐饮领域的影响力,宣导和推动提高餐饮行业对灯光的重视,更大的愿景,是提升餐饮空间的光体验。
▲ 石客服务案例 |老铺烤鸭 摄影:Studio Ten-谭啸
肯定有的。就说今年疫情影响下,所有餐饮相关的生意都不好做了,到下半年才缓过来。
所以我们也纠结过的,是整个公司全身心只做这一件事情,还是同一个空间的高中低几个档次都做?最后我们确定了“CBD”战略,但我也说不清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从品牌的角度来讲,本来应该像一根针一样专注在一个事情上,但是从经销商角度来看,这未必是好事,所以这是多方权衡的结果。
比如C类餐饮业务,我可以分享一个数据:平均一张订单中,一款灯的量是10个以下的,占了50%以上——像这样的单品量有几个企业能适应得了?不过也是因为客户量不大,我们的覆盖面就可以做得很宽。总体来说,石客多年一直来非常均衡地往上成长,早两年平均30%的增长,现在降到20%左右,总体依然是增长的。
所以关于业绩,我认为是急不来的,一急就可能出问题。我们目前的基本目标是:活得久一点。而不是走多快,赚多少钱的问题。
我一直觉得最自豪的是,我能为企业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经销商、员工等等找到一个方向,因为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另一方面,我想说,创业最难最累的,不是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辛苦,最难的是团队管理的问题。还有,人才也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
就从石客的经验来说,首先,一旦明确了方向,就都必须专注于做这一个细分市场。我们在做品牌做最开始可能真的只是定了一个方向而已,后面都是慢慢摸索着做的,品牌方向只是起点,更核心的是你要把自己的客户群了解透。不进到相关的圈子里面是没有办法真正了解的,就像我们进入餐饮圈后才知道,餐厅老板、业主们都不关心1~2万块钱的灯光问题,实际上大多都是工程部来负责。所以这才是你应该进入的圈子。
第二,努力做用户的品牌。品牌就代表着一种背书,一种信任,品牌不能到达C端,是很难持续的。
我们在业内渠道端的粘性和忠诚度,其实相对来说是低的。因为从2016、2017两年的光亚展之后,我们在省会城市开始有一些基础布局,希望花更多时间精力在帮助服务商成长起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面向市场的品牌推广活动就减少了,甚至一度停了下来。现在看来,这就是个失误,未来还是会继续加强对品牌的运营投入。
一个细分品牌的开拓和坚守,少不了会受资源、大环境甚至是缘分、运气等等因素的影响,但从0到1,再到TOP,绝对不是简单几个词或是一次对话能说清楚的。很多事情,做起来就知道了,哪怕是破釜沉舟,绝处也常常有逢生的机会。
-欢迎留言探讨-